王芝琴:怎樣引導三年級學生作文
王芝琴:怎樣引導三年級學生作文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正式”作文,可以說學生對怎樣寫作文知之甚少,雖然在一二年級進行了看圖說話的訓練,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還是不能夠有條理地寫出一件事,一個自然景物,一個人等等。作文課上,學生急得抓耳撓腮,冥思苦想也寫不出來,為了完成任務,最后只好瞎編,寫出的作文常常是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
那么,如何引導三年級學生寫好作文呢?
一、首先要明確目的和要求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作文的重點,我們不能像高年級命題作文那樣要求學生非要寫好一篇作文不可,這樣只能是“欲速則不達”,反而會給學生造成作文難的心理障礙。要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就必須嚴格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識規(guī)律,也就是說,要求三年級學生重點寫好一段話。
二、切切實實抓好口頭訓練
可以先讓學生去介紹自己熟知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親自參加的各種活動,來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我們要列出簡單的提綱來引導學生,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重點說什么,然后按說的順序有條理地寫下來。例如在班級組織學生開展自我介紹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非常高興地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去介紹自己。再如,寫課間活動,就可以啟發(fā)學生說一說你在課間做了什么游戲?都有誰參加?你的心情愉快嗎?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就可以要求學生分層次地寫下來。這樣做學生感到“胸有成竹”,寫起來比較順手,學生對作文不是感到太難了,而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去做。
三、通過觀察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蘇霍姆林斯說過,“觀察是作文的最重要的能源”。對于剛剛“正式”學寫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顯得更為重要。要寫某一件事,我們要事先布置學生去觀察,或直接組織學生到現(xiàn)場邊觀察邊寫。同時要提醒學生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重點看什么。接著由表及里,由精到細,由近到遠,或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次序進行觀察。只有這樣,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觀察的事物主要方面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而且有東西寫。
四、選好范例進行引撥
我們可以根據(jù)每次作文訓練的要求,選擇相應的課文或課外讀物,作為訓練的范例。要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得到的寫作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段的訓練中去。因此段的訓練是向命題作文過渡的重要階段。所以,通過閱讀范文既可以使學生獲得文章的整體知識,也可以為命題作文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為寫好一段話起到引撥的作用。
五、搞好批改講評
由于小學三年級學生對老師的評語看不太懂,一般只是看看成績,所以應該把批改重點放在面批上。要具體指出,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表揚,哪些地方寫得不好,要馬上修改。對于寫得較好的作文,可以在班上宣讀,鼓勵他們繼續(xù)寫好。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認真斟酌,推敲用好每個詞語的良好習慣,為以后的命題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礎。
通過上述幾點做法,學生心到口到,觀察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關心和愛護后進的學生,不諷刺,不挖苦,耐心輔導,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