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龍城文化新引擎 安龍縣2014年文化工作亮點掃描
打造龍城文化新引擎
——安龍縣2014文化工作亮點掃描
楊煜
核心提示:對于一座城市,經濟是命脈,文化則是它的靈魂。一個沒有文化沒有文學的地方,它的精神世界必然是空洞了無生氣的。2014年,安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以前瞻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搶抓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立足實際,找準切入點,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圍繞“南明之都,荷香之城”旅游文化品牌,著力打造龍城文化新引擎,大手筆大氣魄成立歷史文化研究會,召開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掛牌成立十月文學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暨“小說新干線”創(chuàng)作研討會,群眾文化捷報頻傳……;仨2014,文化盛事此起彼伏,精彩紛呈,亮點頻現,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關注的目光。
歌舞協(xié)會代表隊獲全國中老年舞蹈大賽銀獎
5月7日至9日,在廣西百色舉行的第四屆中老年文化藝術節(jié)華夏保險杯“2014年全國舞蹈大賽”上,縣總工會職工歌舞協(xié)會隊力挫群雄、技壓群芳,榮獲銀獎,成為貴州省4支參賽隊、黔西南州1支參賽隊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代表隊。
中老年舞蹈大賽是全國老年文化活動中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老年文化藝術盛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電視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中國藝術節(jié)協(xié)會、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東方歌舞團等全國知名藝術家及學者擔任本次全國舞蹈大賽評委,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和優(yōu)秀獎的獲獎代表隊,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100支代表隊2880余名演員參加比賽。安龍縣總工會職工歌舞協(xié)會組織排練的《龍城酒歌》、《美麗的香車河》歌舞類節(jié)目,22名隊員以激情悠揚、活潑歡快的旋律、絢麗優(yōu)美的舞姿,征服了現場的觀眾和評委,順利進入決賽,最后以排名第二的成績獲得銀獎。
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
7月23日,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標志著該縣歷史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成為黔西南州成立的首個歷史文化研究會!
安龍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歷史資源富集。早在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縣境就已有人類的活動,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古老的文明。1652年,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在此建都4年,成就了這座帝王之都的城市輝煌。明末和整個清代,三百多年間安龍是興義府的首府,統(tǒng)轄盤江八屬十余縣,成為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十八先生”的錚錚鐵骨,張之洞父子在安龍的軼事,招公筑堤的壯舉,使安龍聞名遐邇,成為貴州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五化五縣”發(fā)展戰(zhàn)略,傾力打造“南明之都,荷香之城”旅游文化品牌,修建、改造和完善了明十八先生墓、安龍博物館、興義府試院、招堤景區(qū)、王憲章將軍園等歷史遺跡。同時,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點校出版《興義府志(校注本)》,編輯出版《南明史料集(上中下冊)》等重要歷史文獻,為做大做強旅游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整合人才資源,搭建研究平臺,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做大做強歷史文化,該縣決定成立歷史文化研究會。會議通過《研究會章程》、《選舉辦法》及《會費繳納和管理使用辦法》,選舉楊榮方為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首任會長。新成立的歷史文化研究會表示,將充分發(fā)揮歷史文化研究會統(tǒng)籌協(xié)調和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帶領全縣歷史文化工作者和愛好者,研究、傳承和發(fā)揚安龍悠久的歷史文化,協(xié)助史志辦完成全國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安龍的召開,搞好《安龍歷史與文化》期刊的組稿、編輯和出版工作,做好歷史文化專題研究,編輯歷史文化專著,當好政府的參謀和助手,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
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開創(chuàng)專題研討南明史先河
8月15日至16日,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經過8個月的精心準備后,成功在風景如畫的招堤池畔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文史館館長、文聯主席顧久,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中國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首任院長、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任道斌,省政府參事、文史館特聘研究員、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名譽院長張新民等省內外知名專家出席研討會;來自北京、浙江、江西、上海、福建、湖南、云南、廣東等省市及州、縣的南明史專家和學者代表100余人出席研討會。研討會上,毛佩琦教授、張新民教授、任道斌院長等14位專家學者,就為什么要研究南明史以及南明歷史文化遺產、文物古跡、文化典籍、歷史文化名人、名俗文化、自然人文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研討發(fā)言。
毛佩琦教授《為什么要研究南明史》的主題發(fā)言,從南明史是一段被抹殺的歷史,是一段被歪曲的歷史,是一段豐富多彩的歷史三個方面,通過豐富翔實的史料,全新的視覺,詮釋了研究南明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人耳面一新,茅塞頓開;張新民教授《淺談南明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的主題發(fā)言,以文獻來探究南明遺民的風骨氣節(jié)和不屈民族精神,使貴州歷史精神延綿不絕;任道斌教授《丹青書寫鼎革恨,墨點無多淚點多——明遺民八大山人的鹿圖及其他》的主題發(fā)言,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闡釋了一代巨匠八大山人以鹿入圖的藝術性,通過鹿的各種形態(tài)分析八大山人的內心世界,以獨到的見解,獨特的賞析方式,幽默的語言,讓人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顧久館長是貴州省文史界的泰斗,對每位專家的解讀惜字如金、言簡意駭,展現了其淵博學識、睿智思維、極具親和力的大家風范。
本次學術研討會是安龍歷史上一次高規(guī)格、大規(guī)模專門研究南明歷史文化的高端學術盛會,收到學術論文35篇,14位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作了主題和交流發(fā)言,收到意見和建議10余條,開創(chuàng)了大范圍規(guī);瘜n}研討南明史的先河。研討會的召開還促成了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創(chuàng)刊發(fā)行了《安龍歷史與文化》期刊,受到省州媒體的關注,《貴州日報》、《當代貴州》雜志、《貴州都市報》、《黔西南日報》、《黔西南廣播電視臺》等省州媒體對研討會的召開及安龍厚重的歷史文化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了宣傳報道,進一步提升了安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為安龍打造“全國南明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營造了氛圍、創(chuàng)造了條件。
舞蹈《牽手走苗家》。
安龍民族舞蹈獲全國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jié)集體舞銀獎
11月下旬,感動中國——全國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jié)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舉行,安龍縣參賽的民族舞蹈《招堤十里荷花香》《牽手走苗家》獲得銀獎。
比賽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過初選后的83支代表隊參賽,通過緊張的角逐,安龍縣選送的布依族舞蹈《招堤十里荷花香》和苗族舞蹈《牽手走苗家》脫穎而外,順利成為13個進入決賽的代表隊之一。決賽中,安龍縣兩支舞蹈表現出色,以獨特魅力獲得評委的一致好評,特別是板凳舞《牽手走苗家》得到了全場最高分,通過綜合評定,安龍代表隊獲得銀獎。
感動中國——全國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jié)暨合唱、獨唱、舞蹈藝術展演大賽,是由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主辦,多家機構參與協(xié)辦的大型賽事,現場組委會特邀請星光大道走出的草根明星“草帽姐”、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苗博、青年歌唱家喬軍等前來助陣開幕式。同時,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香珠、國家一級編導鄧銳斌等擔任評委。
“十月文學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掛牌儀式。
十月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落戶安龍
喜慶的嗩吶吹起來,歡快的獅子舞起來,輕盈的舞步跳起來……12月11日,寒冬時節(jié),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名作家及文學愛好者不畏嚴寒,來到布依民族村打凼進行采風,體驗鄉(xiāng)村風情,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拉開了“十月文學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掛牌暨“小說新干線”創(chuàng)作研討會的序幕。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江西省作協(xié)原主席、著名作家陳世旭,《十月》雜志常務副主編陳東捷,貴州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xié)主席歐陽黔森等作家及文學愛好者出席掛牌儀式和研討會。
12月11日,作家們參觀了明十八先生墓、安龍博物館、招堤、半山亭等景區(qū)景點,切身感受了安龍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參加了“十月文學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掛牌儀式,并深入錢相鄉(xiāng)打凼村進行采風活動,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觀看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品償香甜的米酒美食。
12月12日,舉行“小說新干線”創(chuàng)作文學講座,貴州省作協(xié)副主席、《貴州作家》常務副總編趙朝龍主持文學講座。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就《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恒心》作專題講座;江西省作協(xié)原主席、著名作家陳世旭就《文學創(chuàng)作的技巧和形式》作專題講座;貴州省作協(xié)副主席、《山花》主編李寂蕩就《文學創(chuàng)作的社會價值》作專題講座,并與到會作家及文學愛好者展開互動,深受與會者好評。隨后,還舉行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知名作家們現場回答了部分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研討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文學其實離每個人都很近,欣賞文學作品能夠修身養(yǎng)性,讓人可以保持一種恬淡自守的姿態(tài)。在復雜的社會現實中,作家要對時代、民生和社會多一些關注和關懷,跳出為功利寫作的流俗,求真務實描繪時代變遷中的新事物、新人物、新變化,認真刻畫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精神世界。作為一名作家不僅要有思想、有熱情,更要堅持吃苦、深入實際、深入生活,以熱情、執(zhí)著的精神來對待寫作,帶著真摯的感情追尋文學藝術的靈魂和本質,才可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佳作。
《十月》雜志是國內最具影響的文學期刊之一,刊登過許多很有份量的文章,培養(yǎng)過無數的作家,《十月》雜志創(chuàng)作基地落戶安龍,是安龍文學界的一件好事喜事盛事。安龍歷史文化厚重,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優(yōu)美,能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豐富的資源。十月文學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的建立,將使這里成為一塊文學的沃土,為廣大文學創(chuàng)作者提供采風創(chuàng)作和交流學習的平臺,催生更多文學精品,也使安龍在已有城市名片的基礎上再擁有了一張文學名片。本次《十月》雜志安龍創(chuàng)作基地的掛牌成立和“小說新干線”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的召開,對推動安龍乃至全縣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安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