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天堂无码在线看|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国产精品无码亚一区二区三区|99国产这里只有精品视频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安龍

用信念托起山村教育的希望 記安龍縣半坡小學唯一一名教師羅幫才

2018年04月22日 14:48:02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王德書

羅幫才,安龍縣龍山鎮(zhèn)半坡小學教學點唯一一名教師,集校長、班主任、各科老師、安全管理員、營養(yǎng)午餐負責人等諸多“頭銜”于一身。

2002年8月,羅幫才從安龍師范畢業(yè),帶著多年夢寐以求的夙愿,懷著一顆激動的心,背著行旅來到距離龍山街上13公里,離家15公里的龍山鎮(zhèn)半坡小學教學點任教,一扎,就是16個年頭。
初到這里,年輕的羅幫才那顆信心滿滿的熱情也曾被學校的現(xiàn)狀擊打得心灰意冷:所謂學校,是用石頭和泥巴砌成的瓦面房,一共有五間教室,開辦5個教學班,一間辦公室,每個窗戶都是用木條做的并且透風透雨。整個房子大約120多平方米,教室里全是凹凸不平的泥巴地面,學生的課桌也高矮不一……看到這樣的教室,他的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心里的苦楚不言而喻。幸好當時學校還有兩名代課教師和他一起組成“三人團”。每天下午放學,那兩位代課老師都回家了,羅幫才老師家離半坡小學有15公里,又是剛從學校畢業(yè),沒有錢買摩托車,每周一步行去上課,要走3個小時,周一至周五,每天放學后羅幫才老師只有獨守校園,其中的孤獨和寂寞不言而喻,但是羅幫才老師把這份孤寂化作動力,潛心于教書育人之中。在這16年里,分配或聘請到半坡小學的老師象走馬燈式的遠走或辭職有五批10余人,唯獨羅幫才老師絲紋不動地用信念堅守著在這偏僻邊遠的半坡小學默默耕耘著,16年里有8年的時間都是羅幫才老師一個人在半坡小學“孤軍奮戰(zhàn)”。
半坡村,這里聚居的絕大多數是苗族和布依族群眾,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與中心學校差距實在太大,特別是學前班、一年級的苗族孩子們絕大多不會說漢話,更不用說講普通話了,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羅老師想方設法融入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讓大齡的孩子當“翻譯”,他盡其所能跟孩子們學習苗族語言,漸漸地他能用簡單的苗語跟孩子們說上了。與孩子們的溝通與交流暢通了,教學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羅老師善于適時應用激勵方法教育學生。有一次上語文課,天上下著瓢潑大雨,破舊的教室里則下起蒙蒙細雨,有一位男同學實在忍不住了,急促地喊道:“老師,我的桌子快要濕了。”羅老師走到那個學生旁邊輕輕地、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大家看看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這么落后,現(xiàn)在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機會改變我們的家鄉(xiāng),改變我們的校園。”
關心愛護學生是羅老師的重要工作,他經常幫那些臉、手臟的學生洗干凈并教他們要講究衛(wèi)生,才不生病;他通過與村干部的聯(lián)系溝通,得到支持,爭取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為孩子們送來了衣服、鞋子、書包、文具等;羅老師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家訪,與家長溝通交流,深得家長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今年,一名叫楊華的學生在興義一中讀高中錄取了省外重點大學,來信感謝羅老師,說是羅老師在學習上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和鼓勵,使他在后來的學習中游刃有余。
從2012年開始,國家實施了西部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午餐,這對于學生及家長來說,無疑是個大好事。但對于有一個學前班、一、二年級各一個班共三個班級50多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課程多,上課已是不堪重負了,開辦營養(yǎng)午餐后,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最大的困難是采購食品和完善食堂的各種檔案資料,因為學生數少,沒有供應商愿意給學校運送食材,所以只有自行采購,這給羅老師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困難,學校離市場有10多公里,全是泥巴土山路,晴天灰塵大,雨天泥濘不堪、寸步難行,但是學校有那么多雙眼睛正在期盼著他的到來,“一定要讓孩子們吃上熱呼呼的營養(yǎng)午餐”。6年來羅幫才老師每天天不亮起床騎著摩托車到龍山街上買菜,8點鐘前趕到學校交給妻子,自己就去上課。特別在下雨天,騎著摩托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上慢慢行使,泥巴裹滿褲腿,摔倒、再爬起來、再走…雨水、淚水濕透衣服,對于羅老師來說這是家常便飯。
在這16年里,他一共騎壞騎壞了自己的5輛摩托車。再苦再累他認了,因為選擇、因為責任、因為山里的這些渴盼知識與營養(yǎng)的孩子!
16年來,學校從原來的泥瓦房變成了今天的一樓一底的平房,在縣教育局的關心下,修建了藍球場,圍墻和嶄新的校門已經完工,如今的半坡小學今非昔比,煥然一新。
16年來,羅幫才老師最愧對的是母親。母親因患病7年來一直病瘓在床,都是父親一人照顧。羅幫才雖是家中的“獨苗”獨子,卻不能親自煎藥捧湯照顧母親。但父母深知自己的兒子一個人肩上挑著的是一所學校,校長、主任、老師、安全管理員、營養(yǎng)午餐管理員、教育扶貧......這么多的“頭銜”,這么重的擔子,他感謝父母的理解并深深的愧疚!
羅老師說,16年來,他只是做了作為一名山村教師應該做的事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的喜愛,更得到了上級的肯定。有上級領導的關懷支持,有父母親的理解,有愛人的理解支持,有同事的關心,只有認真工作,把半坡小學辦好,把學生教好,使這里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才無愧于山村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
由于羅幫才老師的突出成績和對山村教育的熱愛和堅強執(zhí)著,多次被評為鎮(zhèn)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校長、優(yōu)秀班主任,縣級優(yōu)秀班主任、州級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師等。
我們相信羅幫才老師對山村教育的信念會更加堅定,半坡小學的孩子們會綻放著更加燦爛、幸福的笑容。
(王德書)
責編:王亞 盧生龍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相關信息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用信念托起山村教育的希望 記安龍縣半坡小學唯一一名教師羅幫才

亮點黔西南 | 2018年04月22日 14:48:02 | 王德書

羅幫才,安龍縣龍山鎮(zhèn)半坡小學教學點唯一一名教師,集校長、班主任、各科老師、安全管理員、營養(yǎng)午餐負責人等諸多“頭銜”于一身。

2002年8月,羅幫才從安龍師范畢業(yè),帶著多年夢寐以求的夙愿,懷著一顆激動的心,背著行旅來到距離龍山街上13公里,離家15公里的龍山鎮(zhèn)半坡小學教學點任教,一扎,就是16個年頭。
初到這里,年輕的羅幫才那顆信心滿滿的熱情也曾被學校的現(xiàn)狀擊打得心灰意冷:所謂學校,是用石頭和泥巴砌成的瓦面房,一共有五間教室,開辦5個教學班,一間辦公室,每個窗戶都是用木條做的并且透風透雨。整個房子大約120多平方米,教室里全是凹凸不平的泥巴地面,學生的課桌也高矮不一……看到這樣的教室,他的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心里的苦楚不言而喻。幸好當時學校還有兩名代課教師和他一起組成“三人團”。每天下午放學,那兩位代課老師都回家了,羅幫才老師家離半坡小學有15公里,又是剛從學校畢業(yè),沒有錢買摩托車,每周一步行去上課,要走3個小時,周一至周五,每天放學后羅幫才老師只有獨守校園,其中的孤獨和寂寞不言而喻,但是羅幫才老師把這份孤寂化作動力,潛心于教書育人之中。在這16年里,分配或聘請到半坡小學的老師象走馬燈式的遠走或辭職有五批10余人,唯獨羅幫才老師絲紋不動地用信念堅守著在這偏僻邊遠的半坡小學默默耕耘著,16年里有8年的時間都是羅幫才老師一個人在半坡小學“孤軍奮戰(zhàn)”。
半坡村,這里聚居的絕大多數是苗族和布依族群眾,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與中心學校差距實在太大,特別是學前班、一年級的苗族孩子們絕大多不會說漢話,更不用說講普通話了,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羅老師想方設法融入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讓大齡的孩子當“翻譯”,他盡其所能跟孩子們學習苗族語言,漸漸地他能用簡單的苗語跟孩子們說上了。與孩子們的溝通與交流暢通了,教學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羅老師善于適時應用激勵方法教育學生。有一次上語文課,天上下著瓢潑大雨,破舊的教室里則下起蒙蒙細雨,有一位男同學實在忍不住了,急促地喊道:“老師,我的桌子快要濕了。”羅老師走到那個學生旁邊輕輕地、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大家看看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這么落后,現(xiàn)在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機會改變我們的家鄉(xiāng),改變我們的校園。”
關心愛護學生是羅老師的重要工作,他經常幫那些臉、手臟的學生洗干凈并教他們要講究衛(wèi)生,才不生病;他通過與村干部的聯(lián)系溝通,得到支持,爭取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為孩子們送來了衣服、鞋子、書包、文具等;羅老師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家訪,與家長溝通交流,深得家長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今年,一名叫楊華的學生在興義一中讀高中錄取了省外重點大學,來信感謝羅老師,說是羅老師在學習上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和鼓勵,使他在后來的學習中游刃有余。
從2012年開始,國家實施了西部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午餐,這對于學生及家長來說,無疑是個大好事。但對于有一個學前班、一、二年級各一個班共三個班級50多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課程多,上課已是不堪重負了,開辦營養(yǎng)午餐后,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最大的困難是采購食品和完善食堂的各種檔案資料,因為學生數少,沒有供應商愿意給學校運送食材,所以只有自行采購,這給羅老師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困難,學校離市場有10多公里,全是泥巴土山路,晴天灰塵大,雨天泥濘不堪、寸步難行,但是學校有那么多雙眼睛正在期盼著他的到來,“一定要讓孩子們吃上熱呼呼的營養(yǎng)午餐”。6年來羅幫才老師每天天不亮起床騎著摩托車到龍山街上買菜,8點鐘前趕到學校交給妻子,自己就去上課。特別在下雨天,騎著摩托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上慢慢行使,泥巴裹滿褲腿,摔倒、再爬起來、再走…雨水、淚水濕透衣服,對于羅老師來說這是家常便飯。
在這16年里,他一共騎壞騎壞了自己的5輛摩托車。再苦再累他認了,因為選擇、因為責任、因為山里的這些渴盼知識與營養(yǎng)的孩子!
16年來,學校從原來的泥瓦房變成了今天的一樓一底的平房,在縣教育局的關心下,修建了藍球場,圍墻和嶄新的校門已經完工,如今的半坡小學今非昔比,煥然一新。
16年來,羅幫才老師最愧對的是母親。母親因患病7年來一直病瘓在床,都是父親一人照顧。羅幫才雖是家中的“獨苗”獨子,卻不能親自煎藥捧湯照顧母親。但父母深知自己的兒子一個人肩上挑著的是一所學校,校長、主任、老師、安全管理員、營養(yǎng)午餐管理員、教育扶貧......這么多的“頭銜”,這么重的擔子,他感謝父母的理解并深深的愧疚!
羅老師說,16年來,他只是做了作為一名山村教師應該做的事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的喜愛,更得到了上級的肯定。有上級領導的關懷支持,有父母親的理解,有愛人的理解支持,有同事的關心,只有認真工作,把半坡小學辦好,把學生教好,使這里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才無愧于山村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
由于羅幫才老師的突出成績和對山村教育的熱愛和堅強執(zhí)著,多次被評為鎮(zhèn)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校長、優(yōu)秀班主任,縣級優(yōu)秀班主任、州級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師等。
我們相信羅幫才老師對山村教育的信念會更加堅定,半坡小學的孩子們會綻放著更加燦爛、幸福的笑容。
(王德書)
責編:王亞 盧生龍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