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000公里!小伙從天津跑回老家貴州冊亨
3000公里,他一路向家奔跑
愛好跑步的冊亨小伙以此連接天津母校與家鄉(xiāng),預計1月中旬到家
“我想用錄取通知書以外,我跑步的愛好連接家鄉(xiāng)與母校。”奔跑中的蘇登亮一語道出自己這次長跑的目的及初衷。1月2日,記者和蘇登亮通話后了解到,從2017年11月5日出發(fā),他已經奔跑59天,奔跑行程超2500公里,預計在1月中旬可以到達黔西南州冊亨縣的家中。
實現夢想
經過準備,2017年11月5日,蘇登亮背上20余斤的背包,帶著全校師生的祝福,身披校旗和陪跑代表繞天津農學院主干道路開跑,預計沿著求學火車經過的路線,經過北京、河北、河南等7個省市,總共跑3000余公里回到貴州老家。
蘇登亮告訴記者,自己2008年考上天津農學院,一張錄取通知書讓蘇登亮從家鄉(xiāng)黔西南州踏上了到天津的路。在學校,愛好跑步的蘇登亮一直想用除了錄取通知書以外,自己的愛好跑步將家鄉(xiāng)與母校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期待通過跑步,把母校和家鄉(xiāng)聯(lián)系起來,把母校和沿途的校友聯(lián)系起來,把夢想和現實聯(lián)系起來。
“最早有這個想法是2011年。”蘇登亮說,之后2015年、2016年都有過動身的想法,但是因為身體等各方面的原因均沒能實現,在2017年最終下定決心開始。
選擇11月出發(fā)則是因為在校時,每年這個時候,在外求學的學子已經開始期盼回家,開始考慮如何購買車票。此外,這個時候開始奔跑,能在春節(jié)到家與家人共度佳節(jié)。
痛并快樂
1月2日,是蘇登亮在路上奔跑的第59天,對一路上奔跑的蘇登亮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體力上的挑戰(zhàn),更是意志力的挑戰(zhàn)。
“在整個過程中休息過3天。”蘇登亮說,休息的3天集中在開跑的前期,屬于身體的調整期。
蘇登亮介紹,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雖然整個行程比較辛苦,但是屬于痛并快樂。
“在奔跑中前期最困難的是惡劣的天氣。”蘇登亮告訴記者,在整個過程中有遇到下雪天、下雨天及晴天。其中,最難受的是下雨天。“衣褲黏在身上,奔跑時還會帶起很多泥漿,很多時候走進旅店都擔心弄臟別人的地板。”
另外,由于奔跑在國道上,大貨車會比較多,特別是在平原地區(qū),車速較快,跑后才感覺后怕。“有的時候還對修路這些情況不了解,天黑后跑著跑著遇到修路路段,在泥濘中奔跑,不僅難跑還很消耗體力。”
此外,蘇登亮告訴記者,在途中住宿也是一個大問題,特別在省外,很多地方不熟悉,從賓館到20塊的一個床鋪都有住過,F在已經屬于奔跑的后期,但進入貴州后,新的問題是山多坡大,對體力消耗太大,則成為另一種挑戰(zhàn),在目前這個過程中已經跑爛一套衣褲和一雙鞋子。
在奔跑的行程中,蘇登亮說,有著痛苦也有著幸福,一方面是一路上遇到很多過路車輛,都會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搭車,是否需要幫助,另一方面有跑友團助陣,來陪跑或是陪伴,所以自己并不孤獨。
蘇登亮說在很累很疲憊時,自己有過一兩次放棄的念頭,但往往一閃而過,堅持下去對他來說不僅磨煉意志力,也能讓生命有意義。
出發(fā)前與同學合影。
特殊情結
對于外界的評價,蘇登亮說或許有人不太理解他的做法,甚至覺得他跑步回家沒有意義。“我認為有意義,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家鄉(xiāng)和學校的感情。”
在這之前,蘇登亮也曾有從貴陽、興義跑步回家的經歷,用腳步丈量自己的思鄉(xiāng)情懷。
蘇登亮告訴記者,自己是在大學里愛上跑步的,曾在校運會上打破學校3000米紀錄,之后,他更加熱衷于這項運動。馬拉松、100公里跑,他都不斷地參與、挑戰(zhàn)。“馬拉松比賽,全國我去過20個省參加比賽。雖然也在貴州參加過,但是以這種方式在家鄉(xiāng)跑步還是第一次。”蘇登亮說。
蘇登亮的朋友圈記錄著前行的軌跡。
蘇登亮的朋友圈記錄著前行的軌跡。
對于家人,蘇登亮說怕老人擔心,剛開始并沒有告訴母親,后來是身邊的不少人從網上看到消息告訴了母親,這時他才告訴家人,并且每天用電話及微信直播的方式,讓自己的家人寬心。對此,家人也很支持,希望他能順利完成這次旅程。
2017年12月29日,在2018年即將到來時,蘇登亮進入了貴州,截止1月2日,蘇登亮已經到達凱里,這里距離他目的地黔西南州冊亨縣的家還有700余公里。蘇登亮說,看到離家越來越近,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心里充滿力量。
(文/貴州都市報記者祝慶慶 圖/騰訊體育蘇登亮)
相關鏈接
蘇登亮跑步回家日程計劃(實際行程有調整):
天津農學院—北京—石家莊500公里
石家莊—鄭州500公里
鄭州—武漢600公里
武漢—長沙350公里
長沙—玉屏550公里
玉屏—貴陽450公里
貴陽—冊亨縣(家) 350公里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