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景觀大道兩旁銀杏樹種植是否過密?
在興義召開的貴州第六屆旅發(fā)大會日趨臨近,興義城區(qū)的美化、亮化工程也已接近尾聲,一個靚麗的城市已初具雛形。
這些美化、亮化工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數既寬又直的興義十里長街-景觀大道了,大道兩旁種下了樹徑二、三十厘米,高約五、六米的名貴樹種-銀杏樹。該樹枝繁葉茂,可以為人們遮蔭蔽日、清新空氣、減輕噪音、美化街道、增加行車安全等。
近日,聽一些網友議論,質疑銀杏樹栽得過密,有點浪費。
筆者好奇,特意去看了看并目測了一下。果然,兩樹之間的距離約四、五米,少的三米左右,一輛小賀車就可以把兩棵樹干停超出; 一些樹樹冠也已經交叉在一起,才移來就已鋸枝。以后它們還要長大、長寬,樹冠交叉更多。還不曉得怎樣處理。
看來網友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栽得過密有幾大不利:1、樹與樹互相搶養(yǎng)分,不利于樹的生長;2、不利于樹的光合作用;3、銀杏樹是落葉樹種,增大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量。
聽說這些名貴銀杏樹來的很遠,一棵樹花費至少上萬元。
不知栽種前是否做過科學論證?有人說,此種栽種法既浪費資源又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我聽了,去看了,有點心疼!
擔心網友扁我,說我胡說八道,順便賠了幾張圖片,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我希望是我多疑 了。 (青 松 攝)
了解黔西南更多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