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擔使命:警察扶貧在路上
沿著陡峭的山路一路驅車前往貴州省普安縣興中鎮(zhèn)紅巖村,那里四周大山環(huán)繞,云霧繚繞,堪比世外桃源。
2019年7月22日12時,在紅巖村村委會食堂,黔西南州公安司法護航普安縣脫貧攻堅戰(zhàn)隊罐子窯分隊副隊長戴永亮,帶領隊員會同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下村開展扶貧工作剛回來,一邊吃飯,一邊與包村包組干部商量著下午要跑幾個村民組、回訪哪些村民、調解老舊危房搬遷事宜。
“紅巖村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老舊危房改造,達不到村民的要求,他就不配合村干部,不同意改造;二是老年人不愿搬到新房和年輕人一起居住,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不想給子女添麻煩,一直住在老舊房里。”戴永亮介紹,護航戰(zhàn)隊罐子窯分隊與鎮(zhèn)、村干部這幾天下組開展工作所遇到的問題,后續(xù)將繼續(xù)圍繞老舊危房搬遷,開展回訪動員工作,確保村民搬離老舊危房,住進新房子。
小山坡村降階坪組的戴某某是遠近聞名的懶漢,沒有妻兒,一人獨居。7月21日,政府工作人員給他測量房屋面積,進行老舊危房改造,測量結果只有56個平方米,他要求劃60個平方米,因為不符合政策,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不答應他的要求,他便拿刀威脅,阻擾施工,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見此情況報警求助。接警后,戴永亮立即帶隊趕到現(xiàn)場,了解事情的經過后,戴永亮找到當事人,和他進行談話。因與當事人戴某某同姓,戴永亮便和他套近乎,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對戴某某開展政策、法規(guī)教育,最后做通了思想工作,老舊危房改造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7月22日14時許,戴永亮帶隊到紅巖村石墻地組對老人住在老舊危房不愿與子女入住安全住房的譚龍奉家進行回訪。來到譚龍奉家,他們正在收拾新房子,戴永亮上前了解其母親搬進安全住房的事情,得知老人還繼續(xù)住在老舊危房里,戴永亮心里很著急。一邊給譚龍奉做思想工作,一邊等著外出砍柴的老人回來。十分鐘過去后,不遠處的山路走來一位老人,一手提著砍柴的刀子,一手拿著繩子,原來這個84歲的老人就是譚龍奉的母親。
了解情況得知,老人是因為不會開新房子的門鎖,日常生活也習慣了燒柴火,就一直獨居在老舊危房里。再則新房一直沒有床,不想給兒子增加負擔,便沒有搬來和兒子譚龍奉一家住。聽聞此話,戴永亮的心里感到很心酸,一個84歲的老人,苦了一輩子,本應該在家享福安度晚年,卻因生活習慣不同,不給子女添麻煩,自己上山砍柴,獨自居住。對此,戴永亮耐心給老人講解居住在老舊危房不安全等問題,臨走前向老人承諾,回去之后馬上和鎮(zhèn)政府協(xié)商床鋪的問題,讓老人能有一個安心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并細心囑咐譚龍奉要把老人的東西整理好,搬到新房里去。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們就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養(yǎng)。在這十幾天的護航工作中,協(xié)助鎮(zhèn)、村干部一起把問題解決了,很有成就感。本身自己也是農村人,在基層有12年的工作經驗,開展群眾工作還是很順利的。”戴永亮感嘆道。
(周麗)
責編:張瀟 盧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