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山下的忠誠衛(wèi)士 記貴州省望謨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
那個深夜在街頭伺機“下手”的人沒想到,身后早已有幾雙眼睛盯著他;那個與家人走失的小孩也許不會忘記,孤獨無助時手心里傳來的溫暖。
在這個貴州西南部的縣城,一些人蠢蠢欲動,制造喧囂;也有一些人,嚴陣以待,守護安寧。
2013年,貴州省望謨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成立,目前有6名民警和150名輔警,分為三個普通中隊和一個天馬突擊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隊員的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多歲,卻扛起了縣城巡邏防控與應急處突的責任和擔當。
小城的“守夜人”
“長夜來臨,守望開始,至死方休……我是黑暗中的刀劍,城墻上的崗哨。我是御寒的火焰,啟明的光線,醒世的號角,護國的盾牌。”《冰與火之歌》里有一個虛構的“守夜人”角色。對于特(巡)警大隊的隊員來說,相似之處在于,夜幕降臨,他們繼續(xù)出發(fā)。
晚上七點半,天色已黑,一輛輛巡邏車從縣公安局出發(fā),駛向縣城的各個街道。車內(nèi)的隊員緊盯著視線之內(nèi)的每一輛車和每一個人,同時,還要根據(jù)縣局指揮中心的指令,隨時反應,快速出警。
“我們遇到過有人騎著摩托車行進,但并沒插鑰匙的情況,經(jīng)過盤查,證實那輛摩托車是偷的。所以我們車巡時會觀察得比較細致。”天馬突擊隊隊長楊通燁說。曾經(jīng)的案例讓他們不敢掉以輕心,即便坐在車里,也會認真觀察來往的車輛和行人。
天馬突擊隊是一支“尖刀”中隊。與其他中隊相比,他們的裝備不同,訓練強度更大,承擔的責任更重;相同的是,每天的巡邏,他們也會參與。
大隊每天的值班分為正班和副班,正副班交替巡邏,確保城區(qū)白天見警員、晚上見警燈。
“警便聯(lián)動”是一個有效的治安防控模式,除了車巡和步巡,便衣組會對背街小巷進行蹲點查緝,最大限度地壓縮違法犯罪人員作案空間,有效打擊違法犯罪。
“著裝巡邏太扎眼,有時候那些人看見警車來就散了,很難達到作用。”副大隊長曹俊談及開展便衣巡邏的原因。
每天晚上,隊員們會換上便裝,騎著摩托車在縣城里巡邏,遇到可疑的人員和車輛,就上前盤查。
2019年上半年,特(巡)警大隊共繳獲鋼管4根、甩棍1根、管制刀具29把。這些東西多是便衣組在盤查中繳獲的。刀具的主人很多都是深夜在街頭閑逛的青年,對于這些人來說,攜帶管制刀具是比讀書更“酷”、更有“安全感”的事。
黑夜不會包容黑暗,違法犯罪分子,終會被法律制裁。
9月24日晚,便衣組在平郎安置區(qū)發(fā)現(xiàn)一輛被盜的藍白色輕騎鈴木牌摩托車,于是進行蹲守,三小時后,成功抓獲2名嫌疑人羅某和羅某春。
10月27日晚,5名社會青年盜竊摩托車后逃竄,大隊隊員在城區(qū)野貓溝橋頭將嫌疑人攔截并抓獲。
2019年1月至11月,特(巡)警大隊共破獲盜竊摩托車現(xiàn)行案件20起,追回被盜摩托車20輛,抓獲犯罪嫌疑人46人。
群眾的“貼心人”
鐵面無私懲邪惡,鐵血柔情護百姓。
“不要哭,不要哭,你和媽媽在什么地方分開的?叔叔帶你去找媽媽。”4月30日晚上,望謨縣文化廣場移動警務室正式啟用的第一天,曹俊打開警務室的門不到半小時,就有群眾送一個約莫三四歲的小男孩過來,了解得知,這個小男孩在廣場和母親走散了。
小男孩一直在哭,只說和媽媽在廣場玩,其他的都不知道。曹俊就牽著小男孩,帶著隊員一起到廣場附近尋找小男孩的母親。當走到廣場旁邊的噴水池處時,小男孩終于看見自己的媽媽,沖過去抱住了她。
晚飯后,縣城的群眾大都喜歡到文化廣場散步。為更好地服務群眾,縣公安局在文化廣場主要入口處設立了移動警務室,每天晚上七點到十一點,隊員都會到移動警務室執(zhí)勤。
隊員岑啟招說:“在這里遇到最多的就是小孩走失,特別是夏天,大家都喜歡來廣場玩,就愛出現(xiàn)這種事。”
當有人將走失的小孩送到移動警務室時,執(zhí)勤的隊員會帶著小孩到他們和家人走散的地方尋找,“如果找不到,我們會把孩子的照片發(fā)到工作群里,有人報警,核實之后才能把孩子帶走。”隊員王小勇解釋道。
群眾需要的時候,隊員們都會在。
6月22日,大隊接到指揮中心指令稱“環(huán)城路一六八賓館后有一老人不慎掉入路旁深溝”。就近巡邏的隊員立即趕往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一位老人橫躺在離地約兩米的深溝里。
“老人家,你還能動不?有沒有哪里受傷?不要怕哈,我們會拉你上來的。”他們一邊安慰老人,一邊互相配合,最終將老人成功解救。
打擊犯罪責無旁貸,服務群眾義無反顧。2019年1月至11月,特(巡)警大隊共調(diào)解群眾糾紛34起,救助群眾105起。
警營的“追夢人”
俗話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曾在部隊服役的一中隊隊長楊昌琪卻有不同的感受,“以前我在部隊的訓練可以這樣說,但在特警隊,應該是‘養(yǎng)兵千日,用兵千日’,我們平時訓練的內(nèi)容,大部分能在執(zhí)勤時派上用場。”
擒敵拳、盾牌術、人員盤查等都是隊員必須掌握的技能,日復一日的訓練,才能讓他們在警務實戰(zhàn)中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
“除了基礎的體能訓練,我們還會對抓捕、反恐防暴、武裝查緝等進行針對性訓練。”對于天馬突擊隊的隊員來說,他們的訓練比其他中隊的隊員更加辛苦。每天早上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三點到五點半都是他們的訓練時間。
“不累是假的,可是每次抓到人,很自豪。”突擊隊員王輝說。
雖然職責分工和訓練模式存在差異,但大隊的每一個隊員,都對同事?lián)碛型瑯拥母星,那就?ldquo;戰(zhàn)友情”。
“在工作上,我們是交叉執(zhí)勤,每晚都會和其他中隊的人一起,哪個隊有需要,大家都會去幫忙,不會說我做我的就不管你。工作之余,我們會約著打籃球,有時也會聚餐。”楊通燁說。
每到“八一”建軍節(jié)和春節(jié),隊里都會組織文體活動,還會不定期組織技能比賽,通過設置獎項獎品,提升隊員的積極性。
隊員們有這個年紀所有年輕人的激情和夢想,他們血氣方剛,熱血澎湃。但是,冷靜才標志著成熟。
“我們每周二都有例會,完善和總結上周的工作,還會讓他們學習規(guī)范執(zhí)法的有關知識,比如在執(zhí)法中怎么和群眾交流。”大隊長潘貴文介紹道。
進入大隊一年多,22歲的駱小搶覺得自己最大的進步就是學會忍耐。“有時候盤查,會遇到那種不理解的群眾,人家生氣我不能生氣,我必須好好解釋。脾氣發(fā)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是本事。”
除了讓隊員提升業(yè)務能力,心理和情緒上的波瀾,大隊民警也十分關注。“我們會開談心交心會,傾聽這些年輕人的想法,平時有問題也會慢慢開導他們。”潘貴文說。
特(巡)警大隊成立至今,潘貴文一直擔任大隊長,他看著這支隊伍逐漸壯大,也見證著大隊給縣城治安帶來的改變,“我覺得這些年的變化主要是縣城發(fā)案率在逐漸減少,城區(qū)的見警率也提高了。”
歲月荏苒,望謨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依然堅持增強戰(zhàn)斗力,健全處警快速反應機制,加大巡邏防控力度,用行動捍衛(wèi)一方水土,保護一方百姓。
(韋景山)
責編:盧生龍

- 望謨縣出租車化身為“宣傳大使”開展消防安全宣傳 2019-11-26 09:06:50
- 望謨消防走進供電局開展消防安全培訓 2019-08-20 11:02:06
- 望謨縣第五中學暑假“進紅門” 寓教于樂學消防 2019-08-07 11:57:20
- 望謨縣消防救援大隊聯(lián)合消防宣傳志愿者開展宣傳活 2019-08-07 11:14:54
- 望謨縣消防救援大隊深入打易鎮(zhèn)開展實地勘察地質(zhì)災 2019-08-05 08:59:46
- 望謨:酒店停電女子被困電梯 消防救援大隊緊急前往 2019-07-26 15:43:14
- 貴州省望謨縣消防救援大隊走街串巷開展消防安全宣 2019-07-23 11:39:14
- 望謨縣消防救援大隊深入轄區(qū)醫(yī)院開展消防安全知識 2019-07-15 11:16:13
- 望謨縣消防大隊多措并舉推進“陽光春風”行動 助力 2019-07-04 11:52:07
- 望謨縣開展高速公路事故處置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2019-07-04 08:51:19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