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森林公安局民警成功救助2只猴面鷹1只猴子
興義森林公安局民警救助一只猴子。
11月7日,興義市森林公安局接到木賈林業(yè)站電話稱,在木賈社區(qū)有兩只國家保護鳥類,請求興義市森林公安局救助。于是興義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李超帶領民警趕到木賈街道辦林業(yè)站,同林業(yè)站工作人員一起到村民家中。
經辨認,兩只鳥是猴面鷹,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核實,這兩只保護鳥類是興義市木賈社區(qū)一梁姓婦女上山種地時無意間弄著了一座鷹窩。發(fā)現窩里有兩只幼鷹,這位女子生怕這兩只雛鳥難以生存,便將雛鷹帶回家里打算將它飼養(yǎng)起來。在通往回家的路上遇到村組長蔣家成,這位村民組長學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他懷疑兩只雛鳥是保護鳥類,于是向興義市木賈街道辦林業(yè)站報告。
猴面鷹。
經辨認,兩只雛鳥是猴面鷹,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只雛鷹不吃東西,也不能飛翔。由于興義市沒有野生動物救助機構,李超決定將兩只幼猴面鷹帶到距興義較近的六盤水市的盤州動物園。
同時還將一只野生猴子一并送往。這只猴子是國慶期間多次竄到瓦嘎村支書楊值祥家中翻箱倒柜破壞家里用具,還跳到床上將被子、衣服等扯得亂七八糟。經報告林業(yè)局,同意將此猴子捉住暫時飼養(yǎng)。11月8日,在興義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李超率領下興義市林業(yè)局保仕忠、興義市林業(yè)局野生動物管理站冉啟洲、王成耀前往六盤水市盤州交給盤州動物園飼養(yǎng)。
送往六盤水市盤州動物園飼養(yǎng)。
猴面鷹(學名:Tyto alba)又叫倉鸮、猴頭鷹等,是中型鳥類,共有28個亞種。體長33-39厘米,翼展85-93厘米,體重470-570克。頭大而圓,面盤明顯,呈心臟形,白色,四周皺領橙黃色,上體為斑駁的灰色及橙黃色,并具精細的黑色和白色斑點。下體白色,稍沾淡黃色,具暗褐色斑點。
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于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 營巢于樹洞或巖隙中。雛鳥晚成性。分布于亞洲西部、南部和東南部、歐洲、大洋洲、非洲、馬達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幾乎遍及全球。
(李天亮 付黎明)
責編:張椹炎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