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界巨人的握手
曾經因一場商標糾紛案而馳名國內外的貴州茅臺酒廠與貴州醇酒廠終于走到了一起。黔酒發(fā)展為之幸甚,振興貴州經濟為之幸甚。
2001年6月10日,中國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中國最精干的白酒專家來到興義貴州醇酒廠,為白酒新貴奇香貴州醇召開“奇香貴州醇國家級鑒定會”。其中,貴州茅臺酒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廠長季克良以專家組副組長的身份出席了該次鑒定會。當奇香貴州醇通過專家組品評鑒定后,季克良廠長即興揮毫題詞,與貴州醇酒廠共勉:“為再創(chuàng)黔酒輝煌而攜手前進。”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攜手”二字,其中隱藏著無比深意!
6月9日,在舉行“奇香貴州醇鑒定會”的頭一天,季克良與中國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的領導及專家組成員,于早上8點鐘從省城貴陽向興義出發(fā)。
歷來以急性子出名的貴州醇酒廠廠長鄢文松,提前從貴州醇酒廠趕到距興義城5公里處的馬嶺峽谷風景區(qū)迎接。中午兩點半鐘,季克良廠長與專家組乘坐的專車徐徐駛來,十多輛各色轎車停放在馬嶺峽谷大橋邊。這時,滿頭銀絲但精神矍鑠的季克良廠長,從從容容地從一輛白色轎車上探身出來。與此同時,已經迎候多時的鄢文松廠長大步走上前去,與這位昔日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官司場上的老冤家,緊緊地握著手。尾隨而至的新聞記者們,迅速定格了這一歷史性的瞬間。一陣清風順著幽深的峽谷撲面而來,瀑布的轟鳴聲在他們的身后恣意回蕩。
在這之前,兩位巨人曾有過一次非比尋常的握手。這要追索到1993年初,當時,兩廠的商標糾紛案開始升級,商戰(zhàn)的硝煙越來越彌漫。因為貴州醇的市場在廣州,于是,這場罕見的官司便在遠離貴州本土的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拉開了新中國自1949年以來第一樁商標侵權案的馬拉松式訴訟戰(zhàn)。3月初,兩廠同時收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希望調停的通知。沒想到的是,在貴陽機場的入口處,兩位心事重重的廠長居然不期而遇,竟然同乘一架飛機前往廣州。到達廣州后,下飛機時又在艙口相遇。在經歷了短暫的尷尬后,兩人不禁相視一笑,一種猩猩相惜的豪邁,掩蓋了各自的難為情。他們幾乎同時向對方優(yōu)雅地伸出了禮貌的手,都顯示出了一種大家風度。這是兩位廠長在那個非凡時期不同尋常的第一次握手。在他們那巧合得近乎戲劇性的第一次握手后的八年時間里,具有學者風范的季克良廠長,時時佇立在烏蒙山麓的赤水河畔,盡情地指點著國人的杯中春秋,俯視著中國白酒業(yè)的浩蕩發(fā)展。而永遠以山里人自居的鄢文松廠長,則刻刻據(jù)守在滔滔南流的南盤江邊,這里的好山好水使他對好酒有了更深的感悟,賦予他創(chuàng)造新酒種的無限靈感,以十年磨一劍之功,研制出了新酒種——奇香貴州醇。在這期間,他們都以自己的優(yōu)勢,以名酒雙雄的身份,逐鹿在市場的最前沿。
如果說季克良與鄢文松的第一次握手是一次偶然,那么他們第二次握手則無疑是一種必然。6月10日,“奇香”貴州醇順利通過鑒定后,季克良在回答新聞記者提問“你對黔酒的發(fā)展前景有何預測”時。他以一位專家獨有的睿智,巧妙地回答說:“早上我在貴州醇酒廠題詞時,便把省政府的想法,把我的心里話和鄢文松廠長的心里話全部寫出來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有了機遇,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而鄢文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則說:“今天早上,季廠長的題詞意思很好,面對川酒的攻勢,以及魯酒、皖酒的猛烈圍剿,代表著貴州酒業(yè)水平與發(fā)展前景的茅臺酒廠與貴州醇酒廠,還有別的選擇嗎?”這一回答,同樣充滿了智慧。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5年前,《中國青年報》記者盧躍剛曾在兩廠發(fā)生糾紛時,專程從北京風塵仆仆地趕到貴州,對這兩位都具有堅韌毅力的廠長進行過單獨采訪,在采訪結束時,都對兩人提出過同一樣的問題:你對官司的前景感到如何?奇妙的是,遠在黔北的季廠長,與偏居黔西南的鄢廠長,居然都用了同一句話作為回答:“我對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
現(xiàn)在,他們對前景保持樂觀態(tài)度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2001年6月9日中午兩點半點鐘,曾經為了兩廠的利益,以自家的知名品牌為利器搏殺羊城、逐鹿中原的一對酒業(yè)裊雄,終于把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作者:馬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