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天堂无码在线看|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国产精品无码亚一区二区三区|99国产这里只有精品视频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州直

改革開放40年黔西南州水運建設紀實

2018年07月24日 08:38:02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郭連軍 匡奇燃

劈波斬浪 圓夢通江達海

—— 改革開放40年黔西南州水運建設紀實

 

  泊船在岸 希圖出海

  兩岸青山挺拔青翠,巖架大橋飛架南北。橋下,北盤江一汪凈水奔流不息。

  在江的兩岸,整齊地?恐鴶(shù)艘船舶。貴州金州港船舶運輸有限公司經理楊國告訴記者,這里便是冊亨巖架碼頭。

  “嘟——嘟——”,隨著悠長的汽笛聲劃破夏日的江面,一艘名叫金州008號的千噸級貨船緩緩駛離碼頭。

  “我們公司的這艘船裝運著散裝水泥,運往黔南州羅甸縣紅水河鎮(zhèn),這個月已經運輸兩次了。雨季來臨,下游用水泥的工程漸停,相對跑得少,雨季過后,運輸量就會增大,每天至少要發(fā)一個航班。”楊國說。

  成立于2010年10月的貴州金州港船舶運輸有限公司,目前有9艘千噸級、1艘500噸級貨船,主要運輸水泥和石砂到下游的紅水河鎮(zhèn)。公司成立至今,已運輸貨物6.5萬噸。“從巖架碼頭到紅水河鎮(zhèn),船運貨物每噸30元,而陸上運輸則要160元,顯然船運成本很低,并且,在時間上也要節(jié)省1個多小時。”不難看出,水運省時、快捷、成本低。

  冊亨巖架碼頭始建于“七五”時期,在“十一五”時期的2008年5月,由國家交通部補助1.5億元,總投資4.29億元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航運擴建工程”在貞豐白層港開工建設。該項目在我州境內投資約2.83億元,建設工程為四級航道262公里和白層、八渡、蔗香、板壩等5座500噸級港口碼頭,巖架碼頭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巖架碼頭經營貨運的除金州港公司外,還有黎陽天翔公司,該公司擁有6艘兩千噸級貨船,正在建造5艘兩千噸級貨船。

  金州港公司曾經運輸煤炭到200公里外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天峨縣。當下,從蔗香到巖架100多公里的沿湖路正在加快建設,還有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石砂。另外,這條沿湖路是為了發(fā)展沿江經濟而建,一旦沿江一帶的芒果、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大量上市后,必將為水運帶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兩江一河’內河上從事貨運,我們非常有信心。新時代要有新作為,下一步,金州港公司將收購11艘黎陽天翔號,提升航運能力,不斷加快發(fā)展步伐。”楊國話語鏗鏘。

  在“兩江一河”上劈波斬浪,巖架碼頭成為了我州5座500噸級港口碼頭走向繁榮興旺的有力見證。巖架碼頭自2013年12月投用以來,有力地促進了沿江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流經我州屬珠江水系上游的南北盤江、紅水河,簡稱“兩江一河”,其中,州境內南盤江流程270.3公里、北盤江流程308.41公里、紅水河流程46.79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黔、滇兩省南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水上運輸主通道。

  改革開放前,“兩江一河”的航道均為天然河道,只能通航5噸以下的船舶,且部分河段灘多浪險,事故頻發(fā)。1978年改革開放猶如一聲春雷,為我州的內河航運帶來了勃勃生機。改革開放40年來,水運條件不斷改善,黔西南水運正在圓夢通江達海。

  水運建設 成果豐碩

  “七五”時期,國家投資2591萬元實施“兩江一河”一期復航工程,1986年動工,1991年通過竣工驗收。使全州擁有六級航道262公里,白層、巖架、坡腳、蔗香4座碼頭,港口吞吐能力為21萬噸。

  “八五”時期,國家交通部于1994年再次投資1173萬元啟動“兩江一河”二期復航工程,1996年竣工。使“兩江一河”六級航道達到302公里,碼頭吞吐能力達到24萬噸。1989年,我州通過“兩江一河”公水聯(lián)運煤炭到廣東南海獲得成功。“兩江一河”運輸船舶快速增長,呈現(xiàn)百舸爭流的繁榮景象。

  1997年,隨著南盤江上的天生橋電站建成蓄水,我州在完善“兩江一河”一、二期復航工程的同時,編制了《黔西南州天生橋庫區(qū)航運規(guī)劃》,于1999年動工建設天生橋庫區(qū)永和港,并于2000年建成投用。之后又相繼建成了巴結1號碼頭、紅椿老碼頭、壩達章碼頭。

  “九五”期末,國家交通部將“兩江一河”列入國家內河航運主通道——“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的建設規(guī)劃,按四級航道通行500噸級船舶標準建設。2000年,國家交通部投資1.134億元整治南盤江坡腳以下、北盤江壩草以下、紅水河與兩江口以下航道,實施中通道航運起步工程,使我州境內的五級航道達到275公里,可通過250噸級船舶,同時還新建、擴建了一批岸上港口碼頭配套設施,建成龍灘庫區(qū)白層、八渡港口,使其年吞吐能力提高到41.2萬噸。

  “十五”時期的2004年,“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工程竣工后,我州又積極爭取省交通主管部門的支持,于2006年投資3548萬元修建天生橋一級電站庫區(qū)三港五碼頭。永和港、巴結港、白層港、紅椿碼頭、未羅蘭碼頭于2007年建成投用后,極大地改善了天生橋庫區(qū)的通航條件,推動水上旅游業(yè)和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

  進入“十一五”和“十二五”時期,黔、滇、桂三省區(qū)對共同開發(fā)“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實現(xiàn)內陸省份通江達海,沿海省份急需內陸省份資源供給,經濟優(yōu)勢與資源優(yōu)勢互補的共識,積極支持我州建設提升“兩江一河”的通行能力。2008年5月,由交通部補助1.5億元,總投資4.09億元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航運擴建工程”在貞豐白層港開工建設。該項目在我州境內投資約2.83億元,建設工程是四級航道262公里、500噸級港口5座(白層、巖架、八渡、蔗香、板壩),于2013年12月通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近年來,我州還組織實施了涉及民生的鄉(xiāng)鎮(zhèn)渡口、便民碼頭近200道。

  改革開放40年,我州水運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航道條件極大改善。經過多年努力,全州建成航道1017.33公里,其中四級航道358公里、五級航道415.5公里、六級航道117.22公里、七級航道65.6公里,等外級航道63公里。建成龍灘庫區(qū)州境262公里導航標志。

  ——港口吞吐能力初具規(guī)模。通過多年建設,我州中型以上碼頭10個,已形成規(guī)模港口總固定資產18969.77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7121.07萬元,社會投資1848.7萬元,港口旅客吞吐能力758.5萬人,港口貨物吞吐能力527.6萬噸。

  ——運輸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提高。我州水上運輸業(yè)蓬勃發(fā)展,百舸爭流景象喜人?汀⒇洿斑\力發(fā)展突飛猛進,現(xiàn)有客運船舶運力1.5萬余客位,成為全省客運運力最多的地區(qū),遍布全州各個航運水域,解決了沿江群眾出行困難問題。貨運船舶運力發(fā)展到2017年的3.44萬載重噸。

  ——支持保障系統(tǒng)設施建設顯成效。建成貞豐、冊亨、望謨海事搜救中心各1999.06平方米,巖架航道養(yǎng)護基地2127平方米,購置海事、航務、航道執(zhí)法工作船舶共20艘、執(zhí)法車共30輛。建造航道施工船舶5艘、海事搜救躉船11艘,總投資近8000萬元。

  龍灘千噸級通航設施建成后,我州由貞豐白層港可抵達廣東磨刀門進入南海,實現(xiàn)通江達海的目標,中通道年通航能力超1000萬噸以上,相當于增加一條南昆鐵路的運力。

  內河航運 輕舟已過萬重山

  1978年以前,由于內河航運主航道均屬六級以下自然航道,通行能力低,客貨運輸規(guī)模小,從事水上運輸?shù)拇熬鶎傺亟r民從事副業(yè)的木質船舶,水上年運輸量僅為數(shù)千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兩江一河”航運開始活躍,水上運輸個體經營戶和聯(lián)營戶不斷增多,多數(shù)木船改為機動船,年運輸量逐年提高。

  隨著國家對“兩江一河”一、二期復航工程的實施,“兩江一河”航道等級不斷提升,港口碼頭的不斷建設,岸上設施的不斷完善,公水聯(lián)運的船舶能力不斷增強,我州的水上運輸也由復蘇階段邁向方興未艾的時代。同時,為保障沿江群眾過渡安全和物資運輸便利,2003年,國家把民間渡口、鄉(xiāng)鎮(zhèn)渡口的改造列入農村公路建設的組成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渡口改造和更新渡運船舶。

  “十一五”時期,我州將鄉(xiāng)鎮(zhèn)渡口建設與改造納入“十一五”時期交通運輸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在2006年至2010年建設和改造鄉(xiāng)鎮(zhèn)渡口68道。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以來,我州共完成投資3550萬元,建成萬峰湖三港五碼頭,改造了鄉(xiāng)鎮(zhèn)渡口14道,2008年在建渡口13道,極大地改善了內河航運的通航條件。運輸船也由小船變大船、人力船變機動船、木質船變鋼質船。年運輸量快速增長,“兩江一河”航道上百舸爭流、一派繁忙。一艘艘滿載我州煤炭、特色農產品的貨船順江而下,運達兩廣地區(qū),促進了物資交流。

  “十二五”時期,我州共完成水運固定資產投資5.8億元,是我州水路交通投資最大的時期。建成貴州省第一條高等級四級航道262公里,通航能力從250噸級提升至500噸級;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成立了兩家大型水路貨運企業(yè),新建成1000噸級貨運船舶9艘、2000噸級貨運船舶11艘,改寫了我州無千噸級船舶的歷史;大力推進黔西南州水運建設三年會戰(zhàn),啟動建設光照庫區(qū)航運工程;大力推進水運服務民生工程,共建成城鄉(xiāng)便民碼頭10座,鄉(xiāng)鎮(zhèn)渡口211道,為沿江地區(qū)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全州范圍內基本解決了沿江群眾出行難問題。

  “十三五”以來,我州繼續(xù)推進水路基礎設施建設,續(xù)建光照庫區(qū)航運建設工程,啟動建設董箐庫區(qū)航運建設工程,2018年建成,我州高等級四級航道里程達358公里;繼續(xù)大力推進龍灘電站通航設施建設,完成1000噸級通航設施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力爭“十三五”時期動工建設;全面完成公路水路建設三年決戰(zhàn)任務,再建成一批城鄉(xiāng)便民碼頭,進一步完善我州水路交通運輸網絡,解決公水聯(lián)運“最后一公里”問題。

  到2017年,全州擁有營運船舶總數(shù)達416艘/34355.1載重噸/15004客位/26373.24千瓦;已建的水路交通運輸碼頭和城鄉(xiāng)便民碼頭已形成港口貨物吞吐能力527.6萬噸、旅客吞吐能力758.5萬人。水運對沿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日益顯現(xiàn),以“兩江一河”為主的內河航運,正成為交通運輸?shù)囊恢е匾α,顯現(xiàn)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水運安全 強化管理促繁榮

  在航運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州十分重視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1988年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加強鄉(xiāng)鎮(zhèn)運輸船舶的安全管理通知》精神,開展鄉(xiāng)鎮(zhèn)船舶無序發(fā)展的整頓工作,實行“兩證一牌一線”的管理制度(即適航船舶要有船舶證、船員證、船名牌,客渡船要有定額牌和勘劃載重線)。

  1996年,我州對“三無”船舶(無船名牌、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進行了徹底清理取締。

  2000年開展了“水上運輸安全管理年”與“水上運輸統(tǒng)一執(zhí)法活動”,全州的水上運輸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安全管理責任明顯落實,安全措施明顯到位;船員素質明顯提高,安全管理力量明顯加強,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船舶違章行為得到及時糾正和制止,安全隱患得到及時制止。

  2005年開展了對低質量船舶的專項治理,省交通廳在深入我州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全省內河航運的發(fā)展情況,于2007年提請省人大通過《貴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條例》,使地方內河航運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地方性法規(guī)的依據(jù)。

  進入“十一五”和“十二五”時期,我州進一步強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確保水運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

  水運發(fā)展 前景廣闊

  “兩江一河”流經貴州、廣西,是國務院批準的“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高等級航道,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主要水運出海通道和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區(qū)間的聯(lián)絡通道,更是我州南下珠江聯(lián)通珠三角及東盟、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通道。加快水運發(fā)展形成大通道具有深遠意義。

  “大力發(fā)展水運,是融入“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需要;也是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州航務管理局局長張祖其如是說。

  按照建設小康“三個核心指標”和“三個不能代替”的總要求來看,我州各縣市沿江的大多數(shù)鄉(xiāng)村是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最艱巨的地區(qū)。

  “而水運是沿江最經濟、最便捷、最環(huán)保的交通方式。”張祖其認為。因此,加快水運發(fā)展,有利于改善區(qū)域對外交通、支撐沿江產業(yè)發(fā)展、帶動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推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是帶動沿江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

  水運發(fā)展,前景廣闊。按照《貴州省內河航運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30)》,紅水河通道2020年2030年規(guī)劃年運量目標分別為2000萬噸4000萬噸,其中黔西南州分別占1600萬噸3300萬噸。黔西南水運未來,必將實現(xiàn)“暢通、高效、量大”的發(fā)展目標。

  我州將緊緊圍繞規(guī)劃目標,積極培育水運市場。黔西南州港通過水運中通道與中下游及沿海的來賓港、廣州港、珠海港等建立合作關系,加強物流、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協(xié)同,共同做大做強,形成水運大動脈,使我州水運盡快融人大區(qū)域物流體系,成為黔滇桂三省(區(qū))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聯(lián)絡通道,助力我州乃至西南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

  正如張祖其寄語我州航運四十年:“建港除礁,已數(shù)十載途程。路漫其修,協(xié)力前行。盤江航道頻升等,碼頭添能力,順泰安寧。志士揮旌,巨輪激浪方興。祖國邁進新時代,夢圓中、再注豪情,砥礪新征!”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圓夢通江達海,黔西南水運事業(yè)的明天會更加蓬勃發(fā)展!

    (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郭連軍 匡奇燃)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相關信息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改革開放40年黔西南州水運建設紀實

黔西南日報 | 2018年07月24日 08:38:02 | 郭連軍 匡奇燃

劈波斬浪 圓夢通江達海

—— 改革開放40年黔西南州水運建設紀實

 

  泊船在岸 希圖出海

  兩岸青山挺拔青翠,巖架大橋飛架南北。橋下,北盤江一汪凈水奔流不息。

  在江的兩岸,整齊地?恐鴶(shù)艘船舶。貴州金州港船舶運輸有限公司經理楊國告訴記者,這里便是冊亨巖架碼頭。

  “嘟——嘟——”,隨著悠長的汽笛聲劃破夏日的江面,一艘名叫金州008號的千噸級貨船緩緩駛離碼頭。

  “我們公司的這艘船裝運著散裝水泥,運往黔南州羅甸縣紅水河鎮(zhèn),這個月已經運輸兩次了。雨季來臨,下游用水泥的工程漸停,相對跑得少,雨季過后,運輸量就會增大,每天至少要發(fā)一個航班。”楊國說。

  成立于2010年10月的貴州金州港船舶運輸有限公司,目前有9艘千噸級、1艘500噸級貨船,主要運輸水泥和石砂到下游的紅水河鎮(zhèn)。公司成立至今,已運輸貨物6.5萬噸。“從巖架碼頭到紅水河鎮(zhèn),船運貨物每噸30元,而陸上運輸則要160元,顯然船運成本很低,并且,在時間上也要節(jié)省1個多小時。”不難看出,水運省時、快捷、成本低。

  冊亨巖架碼頭始建于“七五”時期,在“十一五”時期的2008年5月,由國家交通部補助1.5億元,總投資4.29億元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航運擴建工程”在貞豐白層港開工建設。該項目在我州境內投資約2.83億元,建設工程為四級航道262公里和白層、八渡、蔗香、板壩等5座500噸級港口碼頭,巖架碼頭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巖架碼頭經營貨運的除金州港公司外,還有黎陽天翔公司,該公司擁有6艘兩千噸級貨船,正在建造5艘兩千噸級貨船。

  金州港公司曾經運輸煤炭到200公里外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天峨縣。當下,從蔗香到巖架100多公里的沿湖路正在加快建設,還有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石砂。另外,這條沿湖路是為了發(fā)展沿江經濟而建,一旦沿江一帶的芒果、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大量上市后,必將為水運帶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兩江一河’內河上從事貨運,我們非常有信心。新時代要有新作為,下一步,金州港公司將收購11艘黎陽天翔號,提升航運能力,不斷加快發(fā)展步伐。”楊國話語鏗鏘。

  在“兩江一河”上劈波斬浪,巖架碼頭成為了我州5座500噸級港口碼頭走向繁榮興旺的有力見證。巖架碼頭自2013年12月投用以來,有力地促進了沿江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流經我州屬珠江水系上游的南北盤江、紅水河,簡稱“兩江一河”,其中,州境內南盤江流程270.3公里、北盤江流程308.41公里、紅水河流程46.79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黔、滇兩省南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水上運輸主通道。

  改革開放前,“兩江一河”的航道均為天然河道,只能通航5噸以下的船舶,且部分河段灘多浪險,事故頻發(fā)。1978年改革開放猶如一聲春雷,為我州的內河航運帶來了勃勃生機。改革開放40年來,水運條件不斷改善,黔西南水運正在圓夢通江達海。

  水運建設 成果豐碩

  “七五”時期,國家投資2591萬元實施“兩江一河”一期復航工程,1986年動工,1991年通過竣工驗收。使全州擁有六級航道262公里,白層、巖架、坡腳、蔗香4座碼頭,港口吞吐能力為21萬噸。

  “八五”時期,國家交通部于1994年再次投資1173萬元啟動“兩江一河”二期復航工程,1996年竣工。使“兩江一河”六級航道達到302公里,碼頭吞吐能力達到24萬噸。1989年,我州通過“兩江一河”公水聯(lián)運煤炭到廣東南海獲得成功。“兩江一河”運輸船舶快速增長,呈現(xiàn)百舸爭流的繁榮景象。

  1997年,隨著南盤江上的天生橋電站建成蓄水,我州在完善“兩江一河”一、二期復航工程的同時,編制了《黔西南州天生橋庫區(qū)航運規(guī)劃》,于1999年動工建設天生橋庫區(qū)永和港,并于2000年建成投用。之后又相繼建成了巴結1號碼頭、紅椿老碼頭、壩達章碼頭。

  “九五”期末,國家交通部將“兩江一河”列入國家內河航運主通道——“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的建設規(guī)劃,按四級航道通行500噸級船舶標準建設。2000年,國家交通部投資1.134億元整治南盤江坡腳以下、北盤江壩草以下、紅水河與兩江口以下航道,實施中通道航運起步工程,使我州境內的五級航道達到275公里,可通過250噸級船舶,同時還新建、擴建了一批岸上港口碼頭配套設施,建成龍灘庫區(qū)白層、八渡港口,使其年吞吐能力提高到41.2萬噸。

  “十五”時期的2004年,“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工程竣工后,我州又積極爭取省交通主管部門的支持,于2006年投資3548萬元修建天生橋一級電站庫區(qū)三港五碼頭。永和港、巴結港、白層港、紅椿碼頭、未羅蘭碼頭于2007年建成投用后,極大地改善了天生橋庫區(qū)的通航條件,推動水上旅游業(yè)和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

  進入“十一五”和“十二五”時期,黔、滇、桂三省區(qū)對共同開發(fā)“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實現(xiàn)內陸省份通江達海,沿海省份急需內陸省份資源供給,經濟優(yōu)勢與資源優(yōu)勢互補的共識,積極支持我州建設提升“兩江一河”的通行能力。2008年5月,由交通部補助1.5億元,總投資4.09億元的“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貴州段)航運擴建工程”在貞豐白層港開工建設。該項目在我州境內投資約2.83億元,建設工程是四級航道262公里、500噸級港口5座(白層、巖架、八渡、蔗香、板壩),于2013年12月通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近年來,我州還組織實施了涉及民生的鄉(xiāng)鎮(zhèn)渡口、便民碼頭近200道。

  改革開放40年,我州水運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航道條件極大改善。經過多年努力,全州建成航道1017.33公里,其中四級航道358公里、五級航道415.5公里、六級航道117.22公里、七級航道65.6公里,等外級航道63公里。建成龍灘庫區(qū)州境262公里導航標志。

  ——港口吞吐能力初具規(guī)模。通過多年建設,我州中型以上碼頭10個,已形成規(guī)模港口總固定資產18969.77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7121.07萬元,社會投資1848.7萬元,港口旅客吞吐能力758.5萬人,港口貨物吞吐能力527.6萬噸。

  ——運輸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提高。我州水上運輸業(yè)蓬勃發(fā)展,百舸爭流景象喜人?、貨船舶運力發(fā)展突飛猛進,現(xiàn)有客運船舶運力1.5萬余客位,成為全省客運運力最多的地區(qū),遍布全州各個航運水域,解決了沿江群眾出行困難問題。貨運船舶運力發(fā)展到2017年的3.44萬載重噸。

  ——支持保障系統(tǒng)設施建設顯成效。建成貞豐、冊亨、望謨海事搜救中心各1999.06平方米,巖架航道養(yǎng)護基地2127平方米,購置海事、航務、航道執(zhí)法工作船舶共20艘、執(zhí)法車共30輛。建造航道施工船舶5艘、海事搜救躉船11艘,總投資近8000萬元。

  龍灘千噸級通航設施建成后,我州由貞豐白層港可抵達廣東磨刀門進入南海,實現(xiàn)通江達海的目標,中通道年通航能力超1000萬噸以上,相當于增加一條南昆鐵路的運力。

  內河航運 輕舟已過萬重山

  1978年以前,由于內河航運主航道均屬六級以下自然航道,通行能力低,客貨運輸規(guī)模小,從事水上運輸?shù)拇熬鶎傺亟r民從事副業(yè)的木質船舶,水上年運輸量僅為數(shù)千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兩江一河”航運開始活躍,水上運輸個體經營戶和聯(lián)營戶不斷增多,多數(shù)木船改為機動船,年運輸量逐年提高。

  隨著國家對“兩江一河”一、二期復航工程的實施,“兩江一河”航道等級不斷提升,港口碼頭的不斷建設,岸上設施的不斷完善,公水聯(lián)運的船舶能力不斷增強,我州的水上運輸也由復蘇階段邁向方興未艾的時代。同時,為保障沿江群眾過渡安全和物資運輸便利,2003年,國家把民間渡口、鄉(xiāng)鎮(zhèn)渡口的改造列入農村公路建設的組成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渡口改造和更新渡運船舶。

  “十一五”時期,我州將鄉(xiāng)鎮(zhèn)渡口建設與改造納入“十一五”時期交通運輸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在2006年至2010年建設和改造鄉(xiāng)鎮(zhèn)渡口68道。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以來,我州共完成投資3550萬元,建成萬峰湖三港五碼頭,改造了鄉(xiāng)鎮(zhèn)渡口14道,2008年在建渡口13道,極大地改善了內河航運的通航條件。運輸船也由小船變大船、人力船變機動船、木質船變鋼質船。年運輸量快速增長,“兩江一河”航道上百舸爭流、一派繁忙。一艘艘滿載我州煤炭、特色農產品的貨船順江而下,運達兩廣地區(qū),促進了物資交流。

  “十二五”時期,我州共完成水運固定資產投資5.8億元,是我州水路交通投資最大的時期。建成貴州省第一條高等級四級航道262公里,通航能力從250噸級提升至500噸級;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成立了兩家大型水路貨運企業(yè),新建成1000噸級貨運船舶9艘、2000噸級貨運船舶11艘,改寫了我州無千噸級船舶的歷史;大力推進黔西南州水運建設三年會戰(zhàn),啟動建設光照庫區(qū)航運工程;大力推進水運服務民生工程,共建成城鄉(xiāng)便民碼頭10座,鄉(xiāng)鎮(zhèn)渡口211道,為沿江地區(qū)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全州范圍內基本解決了沿江群眾出行難問題。

  “十三五”以來,我州繼續(xù)推進水路基礎設施建設,續(xù)建光照庫區(qū)航運建設工程,啟動建設董箐庫區(qū)航運建設工程,2018年建成,我州高等級四級航道里程達358公里;繼續(xù)大力推進龍灘電站通航設施建設,完成1000噸級通航設施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力爭“十三五”時期動工建設;全面完成公路水路建設三年決戰(zhàn)任務,再建成一批城鄉(xiāng)便民碼頭,進一步完善我州水路交通運輸網絡,解決公水聯(lián)運“最后一公里”問題。

  到2017年,全州擁有營運船舶總數(shù)達416艘/34355.1載重噸/15004客位/26373.24千瓦;已建的水路交通運輸碼頭和城鄉(xiāng)便民碼頭已形成港口貨物吞吐能力527.6萬噸、旅客吞吐能力758.5萬人。水運對沿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日益顯現(xiàn),以“兩江一河”為主的內河航運,正成為交通運輸?shù)囊恢е匾α,顯現(xiàn)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水運安全 強化管理促繁榮

  在航運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州十分重視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1988年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加強鄉(xiāng)鎮(zhèn)運輸船舶的安全管理通知》精神,開展鄉(xiāng)鎮(zhèn)船舶無序發(fā)展的整頓工作,實行“兩證一牌一線”的管理制度(即適航船舶要有船舶證、船員證、船名牌,客渡船要有定額牌和勘劃載重線)。

  1996年,我州對“三無”船舶(無船名牌、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進行了徹底清理取締。

  2000年開展了“水上運輸安全管理年”與“水上運輸統(tǒng)一執(zhí)法活動”,全州的水上運輸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安全管理責任明顯落實,安全措施明顯到位;船員素質明顯提高,安全管理力量明顯加強,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船舶違章行為得到及時糾正和制止,安全隱患得到及時制止。

  2005年開展了對低質量船舶的專項治理,省交通廳在深入我州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全省內河航運的發(fā)展情況,于2007年提請省人大通過《貴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條例》,使地方內河航運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地方性法規(guī)的依據(jù)。

  進入“十一五”和“十二五”時期,我州進一步強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確保水運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

  水運發(fā)展 前景廣闊

  “兩江一河”流經貴州、廣西,是國務院批準的“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高等級航道,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主要水運出海通道和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區(qū)間的聯(lián)絡通道,更是我州南下珠江聯(lián)通珠三角及東盟、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通道。加快水運發(fā)展形成大通道具有深遠意義。

  “大力發(fā)展水運,是融入“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需要;也是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州航務管理局局長張祖其如是說。

  按照建設小康“三個核心指標”和“三個不能代替”的總要求來看,我州各縣市沿江的大多數(shù)鄉(xiāng)村是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最艱巨的地區(qū)。

  “而水運是沿江最經濟、最便捷、最環(huán)保的交通方式。”張祖其認為。因此,加快水運發(fā)展,有利于改善區(qū)域對外交通、支撐沿江產業(yè)發(fā)展、帶動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推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是帶動沿江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

  水運發(fā)展,前景廣闊。按照《貴州省內河航運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30)》,紅水河通道2020年2030年規(guī)劃年運量目標分別為2000萬噸4000萬噸,其中黔西南州分別占1600萬噸3300萬噸。黔西南水運未來,必將實現(xiàn)“暢通、高效、量大”的發(fā)展目標。

  我州將緊緊圍繞規(guī)劃目標,積極培育水運市場。黔西南州港通過水運中通道與中下游及沿海的來賓港、廣州港、珠海港等建立合作關系,加強物流、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協(xié)同,共同做大做強,形成水運大動脈,使我州水運盡快融人大區(qū)域物流體系,成為黔滇桂三省(區(qū))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聯(lián)絡通道,助力我州乃至西南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

  正如張祖其寄語我州航運四十年:“建港除礁,已數(shù)十載途程。路漫其修,協(xié)力前行。盤江航道頻升等,碼頭添能力,順泰安寧。志士揮旌,巨輪激浪方興。祖國邁進新時代,夢圓中、再注豪情,砥礪新征!”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圓夢通江達海,黔西南水運事業(yè)的明天會更加蓬勃發(fā)展!

    (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郭連軍 匡奇燃)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