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夜校在行動 金州學子春暉社積極開展活動
今年7月底到8月中旬,金州學子春暉社(希望旅程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在冊亨縣秧壩鎮(zhèn)、望謨縣打易鎮(zhèn)和石屯鎮(zhèn)開展了愛心支教公益、脫貧攻堅夜校等活動。本次活動共招募了60名在校大學生志愿者,他們堅守在各自支教點上,不怕吃苦、甘于奉獻。據悉,金州學子春暉社是隸屬于共青團黔西南州委員會的大學生公益組織,自2014年來,他們的公益足跡遍及黔西南州各縣市。
7月28日晚,在冊亨秧壩宜哨小學的志愿者們邀請村寨里的村民們來到學校以手把手一對一教學的方式,教授他們寫基本的漢字,如自己的名字、家鄉(xiāng)的行政區(qū)劃名稱。由于村民們受各種因素條件的限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對文字的掌握程度差不多停留在橫撇捺折的狀態(tài)。村民們勞動的雙手多年與鋤頭打交道,對于筆這種工具還是有些陌生,握持起來很吃力,筆畫多的漢字很難復述。了解了具體情況后,志愿者們適當地調整了教授方式,直接手把手教漢字,一對一輔導,從零基礎開始,一遍遍的重復,一次次的試練,一聲聲的叮囑......
終于,一個漢字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雖然略顯生疏,但大家眼神中忽閃的激動不言而喻,這是我們一起的第一次成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半小時的教學之后,村民基本掌握了姓名的書寫,有些領悟較快的學員還能把自己所在家鄉(xiāng)的詳細地址完整寫出。
一位60多歲的老爺爺,尚且有一些漢字基礎,當陌生的筆觸一點一點變得熟悉,爺爺腦海里的漢字常識也被悄悄喚起。本打算從最基礎的姓名開始教起,可當爺爺將“毛主席語錄”的部分內容工工整整的復述下來,而且話語里不停地念叨著對黨的認知,老人家對黨的愛戴,無一不感動在場的志愿者們。
一位30歲出頭的大哥,想要通過夜校活動學習一些考取駕照的知識,可是識字范疇限制了他的前進。知識面前,人人平等,面對這一份份向往知識的赤誠,志愿者們開始了另一種新的授課方式。既通過手機上考取駕照知識的APP,一邊識字一邊做題,想要通過最快捷最實用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成果。
“授課結束后那一絲認可的眼神,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金州學子春暉社的志愿者這樣說道,“為黔西南州脫貧攻堅奉獻青年的力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暑假,金州學子春暉社(希望旅程大學生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分別在冊亨、望謨三所學校開展脫貧攻堅夜;顒,堅持每天開班教學1到2小時,累計教學近60個小時,幫助學校附近數十名村民學字認字,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夜校開展的同時,志愿者們也為當地的孩子輔導功課、開展家訪、測量血壓,并為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送去物資、發(fā)放助學金。
責編:盧生龍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