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用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咱們來看看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為美好生活努力奮斗,不懈追求的身影,今天的主人翁,是清水河鎮(zhèn)新場村的脫貧戶——張興。
張興是清水河鎮(zhèn)新場村車榔組的村民。2017年從老家搬遷到清水河安置點,一家5口人,住進了100多個平方寬敞明亮的小平房,過起了安定的小日子。
新場村的支部書記王友權(quán)說起張興一家人的變遷心中感慨萬分。原來,張興的父親在他年幼時就因患破傷風離開人世,他和姐姐、大哥靠著母親一個人辛苦勞作拉扯大,幾年前,哥哥又因突發(fā)事故離開了人世,一家人一度陷入痛失親人的悲痛當中。姐姐嫁人后,張興自然就成為了整個家庭的支柱。
張 興:
沒有搬遷過來的時候 家里面經(jīng)濟情況不好 以前剛生小孩 一個人在外面打工 沒有人幫助掙錢 所以經(jīng)濟條件不好
張興說,他在外省打工的那幾年,每個月收入只有兩千多元錢,一家人的生活依舊十分窘困,妻子生下雙胞胎兒子之后,家庭的生活負擔也更重了。這個時候,隨著搬遷政策的落實,2017年,張興一家五口人分到了一套房。依靠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的幫扶和支持,2017年,張興一家也終于脫貧了。到現(xiàn)在,兩年時間過去了,一家人在新家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對于張興來說,新家除了比從前陰沉漏雨的老瓦房更加寬敞明亮之外,門口寬敞的大馬路和附近的菜市場、學(xué)校也給一家人的生活帶去了方便。
從搬遷過來之后,張興每天出門找活兒干跑得更勤了,為了讓家里的境況越來越好,他更加勤快地出門務(wù)工掙錢,從不讓自己歇下來。
張興:
經(jīng)濟收入比以前好點 人有負擔了 基本上天天要干活
主要是做什么活
主要是干建筑(活兒)
現(xiàn)在是每天都不閑著嗎
嗯 基本上很少閑著
每天你在外要工作好長時間
十來個小時
天天在工地上啊
嗯
像這樣下來 每天不休息 一個月可以有好多收入哦
三四千吧 只要有班上 天天上有三四千
我們了解到,夫妻倆如今的年純收入達到了三萬元,貧困的帽子早已摘掉。盡管如此,60多歲的母親每天在家做家務(wù),照顧兩個小雙胞胎孫子,接送孩子上下學(xué),家里的開銷依舊不小,除了日常生活費用,兩個孩子年紀小,衣食住行都得照顧好,是一家生活支出的大頭,要想讓生活質(zhì)量提高,實現(xiàn)脫貧致富奔小康,眼下的收入還遠遠不夠。
如今,張興妻子也到外地學(xué)習了一些美容技術(shù),回到鎮(zhèn)上自己租下一個鋪面開起了美容院,做美容化妝、美甲美睫。小店開張已經(jīng)有一年時間,經(jīng)營得還不錯,張興妻子一心想著要把小店好好經(jīng)營下去。
通過村支書我們還了解到,老家車榔雖然已經(jīng)沒了居住地,但是張興也始終對那里有一份感情,如今村子里有個大小活動,或者交垃圾管理費之類的,他也積極出力出錢,這讓村干部們十分感動。
張興:
我是在本村土生土長的 有感情 所以去參加這些活動 一是為了能出力的出力 我也希望本村好 村上辦活動都是為了熱鬧 都去為了熱鬧
聽說村里讓交垃圾費 你本人也不寬裕 你也不計較 你是怎么想的
因為我們有時經(jīng);厝 丟點垃圾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一個人口一個月兩塊錢 也還拿得出來
如今的張興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十分平靜且幸福,張興和妻子也在努力的為了更好的生活奮斗著。張興說,雖說生活環(huán)境變好了,貧困面貌也改善了,但是為了老老小小一家人,他依然需要繼續(xù)努力。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有積蓄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張興和妻子都在默默努力著,妻子每天開店,張興每天騎著摩托車來來回回往返于家和工地之間,日復(fù)一日,很少休息。他始終相信,年輕時候多努力,生活才會回報給他美好的未來。
張興:
現(xiàn)在我也年輕 要多打拼 多去掙點錢讓生活條件好點
美好的生活靠雙手去創(chuàng)造,張興一家一直在努力,不僅摘掉了貧困帽,還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我們祝愿張興一家人的日子能越過越紅火。
作者:李旺婧 賀順超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