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心情回烏沙
別樣心情回烏沙
余斌
一
到烏沙鎮(zhèn)參加筆會,好飯招待,美景打發(fā),白山藥相送,欠了厚厚的“人情”,文聯(lián)作為組織者,分派我寫篇散文“酬謝”,應當?shù)煤埽鋵嵕退悴蝗,我遲早也會動筆,因為淵源。
我曾做了十三年的烏沙人,1992年以前,烏沙是老區(qū),我所生長的大水井乃其下轄的一個小鄉(xiāng)(如今屬白碗窯鎮(zhèn))。我的母親就是烏沙舍格村人,三十五年前和同在高山上的父親牽手。大姨媽嫁到烏沙街上做了一輩子小本生意,今年四月新亡。小舅留守家業(yè)。大舅上門到烏沙謝米村一個叫下謝米的寨子,該村沿山分列上中下三寨,小姨又在上謝米安家,中謝米也外不開,是我一堂姑媽家的所在,我一堂姐又“親上加親”地成為她的兒媳。烏沙中學我就讀了三年,周邊的小山和田野,對面的松柏林,留下了我少年時的足跡和回憶。還有我家名下的一畝三分田位于烏沙下分田水庫上下,家族的一個分支在江底河邊生息繁衍。背景錯綜交集,幾近復雜,其中過往諸多,一文難盡,所以我寫烏沙,和“交差”無關,少的只是契機,這次“美麗烏沙·生態(tài)之旅”算是替我推開了一扇門。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些年我雖和烏沙從未中斷聯(lián)系,但十二公里的距離畢竟是距離,而那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往來,我還深窖著,等待它自然發(fā)酵,因此這次做客,我更多的是懷揣著一顆看一看的心,看啥呢,看看曾經見過的和即將見到的。
二
兩輛大巴車,一群文化人,打早從興義城西出發(fā),駛上高速公路拉扯出的直線,幾分鐘就到達烏沙的地盤。正是大地盛裝的時節(jié),群山蒼翠,田野碧綠,呼吸之間,全是綠色的生機。一行人先到烤煙和白山藥基地參觀,多年鄉(xiāng)村生活,家里也有種植烤煙十多年的歷史,我一眼就能看出烤煙的好壞,打頂抹芽已過,綠油油的煙地里卻“萬綠叢中一點紅”,幾株粉紅的煙花分外醒目,這正是豐收的“旗幟”:烏沙是老煙區(qū),煙農長期實踐,留煙花當然不是為了悅目,而是烤煙長得壯實,可存之做種。我高興地對一朋友說一棵三塊錢沒問題,和之后鎮(zhèn)里介紹的“口徑”一致,朋友說:“你看得準哈。”我說:“我是煙民,也是煙農嘛。”
上車,見路邊有村人正在一簇簇白山藥藤下挖坑取果,心生疑惑,剛立秋,白山藥還沒完全成熟,村民怎么性急如此?中午在慕名已久的竇氏民居午餐,主菜是綠殼雞燉白山藥,我于雞肉興趣不大,專揀白山藥下手,入口鮮美,肉質細嫩,“山中之藥”,山野之味。晚上回城下車,文聯(lián)的周秘書長說等一等,把烏沙送的禮物帶回去,接過來一看,包裝精美的一盒烏沙優(yōu)質白山藥,送至父母處,母親聽說是來自家鄉(xiāng)的事物,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堆新鮮的白山藥排列整齊,濃濃的一股鄉(xiāng)土味道,我這才明白,不是村民性急,是我們來早了,讓白山藥提前出土以待來賓,烏沙的情誼令人心動!除了烤煙和白山藥,上午還參觀了烏沙的林下綠殼雞養(yǎng)殖基地,該雞生長山上林間,蛋殼呈綠色,有碧玉的感覺,口感也正宗。下午還到普梯村看了滿山遍野的辣椒,品種美名“椒中玉”,買家是大名鼎鼎的“老干媽”。或許是常常自謂“山人一枚”,又山野慣了的緣故,我一直對到機器轟鳴、烏煙瘴氣的工廠中很是畏懼,烏沙做山上文章,和企業(yè)聯(lián)姻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的路子,我認為是遵循自然、“天人合一”的正確選擇,值得推廣。不用諱言或者說“護短”的是,位于烏沙入口、分列路邊的兩家鐵合金廠煙霧繚繞,實在有點礙眼,和“生態(tài)烏沙”的面貌不符,烏沙是興義乃至貴州通往云南的西大門,這大門口的“羞”雖然事關經濟,但還是應該遮一遮才好,不過這個問題麻煩,需要烏沙的“長官”們大動腦筋。
三
早上在泥麥古村還拜訪了貴州龍動物群化石的發(fā)掘現(xiàn)場,烏沙化石早已蜚聲中外,目前發(fā)現(xiàn)出露點十一處,種類繁多。“近水樓臺先得月”,生在貴州龍的家鄉(xiāng),對這兩億多年前的生物常得眼見,但到發(fā)掘現(xiàn)場尚屬首次,眼前這冰冷石板上骨感盎然的鮮活生命,讓人甘愿俯身“膜拜”,不禁“發(fā)思古之幽情”,不過這古太過遙遠神秘,這些定格的生命雖然是解謎的鑰匙,我卻無從開啟。我只是恍惚地想著,于時間的長河而言,這些真正算得上“萬萬歲”的生物只不過做了一場噩夢,一覺醒來,滄海就變成了桑田,皮肉腐爛,只有骨頭留下了那瞬間的掙扎或寧靜,留下了曾經存在的證據(jù)。骨頭,骨頭才是立身之本,驚奇之余,若有所得。聽聞在加強保護的同時,烏沙擬建貴州龍博物館,地質自然遺產屬于全人類,立一個“標志”,讓有興趣的“萬物之靈”前來參拜參拜,于發(fā)展旅游和洗禮人心都是好事一件。
轉了一圈后,到竇氏民居舉行開幕式,這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標準的古建筑四合院,沒有我想象的“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威嚴,卻也精致,門窗上雕花技藝精湛,蝴蝶展翅欲飛,一度的望族故居卻無“衙門”派頭,想當年門應該不難進。人如井蛙坐在院中,抬眼往上,一片四方的天,天籠大地,開一個口子放天進來,能坐井觀之,總比悶起好。竇氏家族的興衰,自有精于此道者探究。雖是圍坐,但也得按程序發(fā)言,其中省作協(xié)會員、黔西南州作協(xié)理事戴時昌曾在烏沙工作多年,對烏沙感情深厚,他的一番話發(fā)人深思,下面是他在現(xiàn)場以別樣心情回烏沙為題發(fā)的微博:想起2000年在烏沙舉辦的一次文學筆會,會上認識了很多文友,今天參加筆會依然有很多老師和文友是那次參加筆會的。新人哪兒去了?是培養(yǎng)問題?還是發(fā)現(xiàn)問題?文學需要后來人!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文學新人任重道遠!他突然拋出這個問題,眾人相顧,一片慨然。對于黔西南這塊文學藝術底蘊本就不夠深厚的土地,沒有春筍一批批冒頭,只靠老面孔勉強支撐文藝的門面,長此以往,如何了得?在古風盎然的古建筑里于熟識的老面孔中扔一顆不容回避的炸彈,這是我進入筆會行列以來聽到的最切中要害也最振聾發(fā)聵的聲音!“雛鳳清于老鳳聲”才是正道,這當然是一個事關社會、經濟、教育的復雜課題,但只要老鳳甘于鋪墊,雛鳳勇于出頭,下次定然會有“新人”發(fā)出“新聲”。希望我不是想當然耳。
四
到素有“滇黔鎖鑰”之稱的永康橋參觀,民國六年,貴州興義系軍閥劉顯潛倡修永康橋,1920年,一座高三十一米、雄偉挺拔的三孔石拱橋橫跨在云貴兩省險峻的河岸上,“天塹變通途”,成為滇桂黔通行往來和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時光荏苒,人世變換,已九十三歲高齡的永康橋雖遍染滄桑,熱鬧不再,卻偉岸依然,風采不減,兩岸青山聳立,峭壁相對,橋下江底河水如黃龍翻騰,奔馳不息,站在橋上,遠觀肅然,英氣來逼,俯視奇險,目眩身退。
有知情人在橋中央說道掌故和傳說,我自順著那林間小徑爬上去,小徑深幽,路面亂石參差,赫然抬頭,一塊高聳的紀念碑上碑文內容翔實,字跡清晰可辨,再往上二十來米,一塊石壁琢就的永康橋落成碑文如屏風迎面撲來,八行大字豎列,后四句為“懿哉劉公,彌永而芳。敢告來者,視此津梁”,劉氏一度雄霸貴州,如今霸業(yè)成灰,而永康橋和西南最大的軍閥屯堡式莊園劉氏莊園卻將長存,供后來者游覽追思,人造之物反照造物者,物之意義,僅僅是存在乎?落成碑文上方,“滇黔鎖鑰”四個大字字大如印,風雨侵蝕,唯鎖字清楚,可考慮墨描,以正視聽。碑文往上幾步,一扇石拱門呈滿月之勢,據(jù)此公干,往來之人莫能避之。拱門外平地一片,一個名叫江底的村莊遠遠在目。門下有三五村婦或蹲或坐,俯瞰橋上熱鬧,哈哈笑言:“又不是高樓大廈,有什么好看的哦。”這些“不好看”的事物我讀高二時曾經看過,當時我還下到橋底,仰視主孔拱頂高懸的那一把黝黑長劍,劍尖若箭隨時準備離弦,直指滔滔江水,劍頂橋身彌久愈堅,鎮(zhèn)橋之寶,名不虛傳。時間有限,我沒能再到江底的堂哥家坐坐,想到那年盛夏,我們家族弟兄八人沿山而下,到堂哥家做客一天,堂哥堂嫂極盡所能,熱情款待,一個堂侄、兩個堂侄女恭敬有加,雙手奉上洗臉洗腳水的樣子,我至今難忘,旁依古跡,家有古風,他們家應該諸事能克。
下到橋上,有幾位老哥正在生橋頭一塊碑文的氣,那是羅平縣所立,把永康橋納入文物保護單位,落款是1986年,碑身卻新鮮,和橋另一頭興義市于1988年所立的已見滄桑感的保護石碑對比明顯。云南境內,通橋之路也全部改成水泥臺階,開發(fā)旅游是云南人的強項,由此可見一斑。但我覺得此舉未免心急,古橋嘛,古路才最相匹配。烏沙鎮(zhèn)書記辛漢昆說,在沒有找到開發(fā)的最佳方案前,她們要做的就是維持好原貌,這是對永康橋最好的保護和尊重,善哉善言!至于橋那邊有搶占資源之嫌,還談不上“公案”,一衣帶水,一橋相連,計較無益,再說那些碑文穩(wěn)固黔地,“共有”的云南人想看一看,不也得過橋,踏上興義的土地嗎。
別了蒼古堅固的永康橋,踏上附近搖搖晃晃的岔江鐵索橋去水文站看古渡口碑文,橋身的顛簸讓我有三分膽寒,有烏紗的朋友笑話:“人家村民騎摩托車也如履平地呢。哥哥你大膽地往前走。”我目視前方,手扶鐵索趟了過去,不知道膽子有沒有長大一點。古渡口碑文已經殘破,五六塊壘堆在水文站的屋檐下,用水抹亮碑面,“興義渡”的字樣赫然入眼,這也是需要專家研究的文物,我覺得可考慮盡快組裝,讓它“立”起來,讓來者探幽之際有跡可查。此行讓我感動的是,過橋后遇到一大嫂在屋前收拾一堆曬太陽的板栗,有人嘆言:“板栗已經熟了?”大嫂遂熱情招呼:“來,來來來,自家產的,抓了吃。”我素愛山中之物,第一個不客氣,抓了一把,邊走邊嚼,香!返回時看到路邊一戶人家煙筒落空,一老大娘和一老爺爺坐在屋外,我問道:“老人家,可以借你家的煙筒用用嗎?”老大娘笑出一臉陽光:“可以。”立即起身,換了煙筒水遞到我手上,并找來凳子安放我們。老大爺已八十三歲高齡,我給他點上一支煙,他就和我們說道起古橋和古渡口口口相傳的往事,往事越百年,老翁抽煙,背靠古渡說人間。再次經過大嫂家門前,板栗已經收好,卻留了一大袋放在路邊,她又笑得熱乎乎地招呼我們:“抓了吃,多抓點。”我又抓了一把,越嚼越香!
五
上車沿山而行,轉幾個山坳,過三五村落,來到此行最后的落腳點,一個叫普梯的寨子。號稱原生態(tài)的古寨我去過一些,多失望,少驚喜,獨在此眼前一亮。寨中尚有不少土屋人家,打土坯作磚狀,壘而成房。在大地之上以土筑房,和“穴居”在大地內部的窯洞一樣,都是先民智慧的體現(xiàn),生于斯亦死于斯,也是對泥土的依賴和敬重。土屋古樸大方,冬暖夏涼,想來防火有效,只怕雨季多少得擔一點心。住慣了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樓房,這看似簡單卻充滿生命熱度的建筑令我等側目,劉氏莊園“莊主”羅松一臉羨慕地說:“我這輩子就想有這么一所房子。”有這么一所房子多好,不用面朝大海,照樣春暖花開。更讓人稱奇的是,普梯寨子周圍遍布著數(shù)以千計的金絲榔,村民庭院內外,隨處可見,其中47棵歷經千年,枝葉參天,樹身幾人方可圍抱。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不會走動的“大熊貓”,竟在這深山之中完好無恙,世代繁衍成一支可觀的隊伍,可贊可嘆!村人說,上世紀90年代,曾有云南商人打過它們的主意,拋出幫村民修一條路進來外加十萬塊錢的誘惑,交換其中兩棵。村民們一口回絕了這門生意,原因很單純:世代留下來的天然“寶貝”,不能毀在我們手上,再說每天穿行在金絲榔林中,心里踏實,舒服。只有生活在自然里的人才最懂得尊重自然,村民樸素的堅守,聞者莫不動容。
金絲榔和翠竹掩映下的一塊壩子里,村民擺酒席般擺幾張桌子,接納剛剛受了震撼的我們圍坐下來,舉行閉幕式。行程結束了,但心靈正在展翅飛翔,老中青紛紛發(fā)言,說道烏沙之美,之希望,之未來,十來個村民邊認真“聽講”,邊在鍋灶邊忙活,院壩之上的土路,幾十個村民圍攏,或蹲或坐,安靜而專注地看著下面的熱鬧,下面笑聲一起,上面也發(fā)出哈哈哈的歡笑。這是真摯的笑!山民的好客和淳樸,以及發(fā)展的愿望,也盡在這不是“事不關己”的“看熱鬧”之中,我心頭不覺一暖,又隱隱有些發(fā)酸。
又是按照慣例請書法家留墨寶,趁著幾口米酒的勁頭,熊洪斌老師揮毫直下,“大美烏沙”四個大字,淋漓盡致地透視出烏沙動人的景致和濃香的人情,我認為烏沙當之無愧。而我作為一個和烏沙“扯不斷,理還亂”的“局外人”,記日記般寫下忝列筆會以來最為冗長而且拉雜的這篇文章,老實說,我是有私心的,烏沙慷慨地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幅古今畫卷,我也不怕啰嗦,把所見所想記錄下來,希望能為烏沙做一點“宣傳”,或許該說的和不該說的都說了,但這些都出自本性,也是我再回烏沙的別樣心情。
烏沙,我和你沒完,無論是腳下還是筆下。
聲明:轉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信息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