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龜雖壽》心德體會(作者:劉承恩.評論文)
最近我讀了一首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寫作的一篇不朽詩篇——《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傳說中的神龜?shù)膲勖m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能乘霧飛騰升空的蛇,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駿馬雖然老了,被拴在馬棚里悠閑地吃著草享受晚年,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仍不會停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僅僅只受老天的支配,而只要自己保養(yǎng)得好,同樣可以可以延年益壽的。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年老體弱,只能在馬棚里吃草,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他說,有志干一番事業(yè)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對人生的看法具有古代撲素的唯物主義觀,尊重自然規(guī)律,人總是要死的。接著講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yè)。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中說到: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最后再談到人在自然規(guī)律面前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反自然界的規(guī)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養(yǎng)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壽嗎?曹操所說“養(yǎng)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yǎng),而是說一個人心太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 --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永遠樂觀奮發(fā),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今天國家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在中國大地上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勝過歷史上“光武中興”,“開元盛世”,“文景之志”,但我們不得不居安思危,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過種中,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考驗,當下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更需要象曹操有雄心壯志的千里馬與我們新一代的年青人共同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筆者認為曹操真不愧為東漢末年的一名偉大詩人,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人生太度值得我們學習,他的進取精神更值得我們去行動。
聲明:轉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分享到: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