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愛(作者:李杰)
陪伴是最好的愛
李杰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最好的愛,但那種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嘮親情拉家;ハ嘟涣鞯那榫埃路鹫谛畔r代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與我們漸行漸遠……
現(xiàn)在的我們整天沉浸在手機的世界里,當我們有空陪伴父母、妻兒、兄弟姊妹等親人的時候不是看電視就是刷朋友圈。不論大人還是孩子大家每人手里都拿著一部手機,偶爾還會有人發(fā)出莫名的笑聲,惹得大家都會莫名地張望。因為這種笑聲不是與家人溝通交流后產(chǎn)生的怡悅歡快的笑聲,而是源于手機里某個段子或者搞笑視頻。甚至有時候家人相聚都沒有人愿意大家一起動手做一頓“團圓飯”,讓大家一起坐下來邊吃飯邊分享一家人相聚的快樂時光,也許一句簡單的“飯到外面吃”早就成了我們想多玩一下手機的托詞和借口。大家在餐館里吃著可口的飯菜,但是親情卻被冰涼地擱置在家的溫暖以外,孤零零地在家里被遺忘在彼此的心間。
家是我們?nèi)松钠瘘c也是終點,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幸福的港灣,是我們遭遇挫折時可以獲得鼓勵和安慰的地方。在自己生命日漸消磨的當下,請用心珍惜每一次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用愛陪伴他們,畢竟能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人生沒有彩排和預演,從來都是現(xiàn)場直播,在生命中流逝的每一秒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都將成為永恒的過去。其實對于孩子我們能陪伴的時間并不多,可是孩子每天都在成長,而且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將永遠也無法彌補。一些人認為只要給孩子足夠的金錢便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從而教會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本事和習慣,將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忘卻于心外,把對孩子的教育交給學校、老師、社會而置之不管。其實,陪伴孩子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給予,更應該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因為陪伴才是最好的愛。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便可與孩子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及時糾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給予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必要的指導,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千萬莫干出那種孩子因為缺失父母的陪伴而影響健康成長得不償失的傻事。
其實孩子也只有幾年的時間會粘著我們,當他們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了自己的世界,他們會漸漸的不再需要我們陪伴。到那時候,我們才想起要好好陪伴孩子,但孩子卻已經(jīng)不需要我們陪伴了。所以,珍惜孩子需要我們陪伴的這些年,讓我們放下手機,多點時間關(guān)心關(guān)愛孩子,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最好的愛,用愛的陪伴在孩子心中刻畫出稱職父母的良好形象,因為陪伴才是幸福最美的樣子。
“你伴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父母就像一張被生活的弦拉得很彎很彎的弓,目的是為了將自己的子女這只箭盡力地射向人生的彼岸,以期達到預期的人生理想。父母與兒女之間其實很少會用言語表達相互間的愛,可是天下父母都一樣,他們都深深愛著自己的兒女。兒女們長大了,而父母也變老了,仔細端詳父母才發(fā)現(xiàn)他們臉上添了許多皺紋、頭上昔日的華發(fā)已變成銀發(fā)。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于父母來講兒女的陪伴是最好的愛,也是傳統(tǒng)孝道應有之義。他們夕陽下佝僂的身影更需要兒女的陪伴,他們的日子過一天就少一天,他們需要兒女理解并接納他們言不由衷的嘮叨,好好陪伴他們度過余生。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父母最想要的就是兒女回到他們的身邊,他們不怕兒女空著手回家,他們也不需要兒女給予他們豐富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其實他們最需要很簡單,就是需要兒女能多陪陪他們,只要和他們聊聊天拉拉家常,給他們送上一聲問候,他們就會倍感溫暖和幸福。
對父母的陪伴,兒女們就是要努力讓他們期望天倫之樂的淚花不要成為長久的期盼,不要讓“久病床前無孝子”、“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冰涼悲劇成為他們不愿接受的現(xiàn)實,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確實擔當起父母值得信賴的依靠,多抽時間帶上妻兒陪陪他們,讓他們感到陪伴才是真正的愛,使他們身邊圍繞著兒女關(guān)心關(guān)愛的溫度,從而消除他們心里的孤寂與無助,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兒女的存在,深切地感覺到他們沒有被兒女遺忘,他們便會心不慌意不亂,像孩子一樣心安理得地帶著幸福的微笑頤養(yǎng)天年。
人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人生路風塵仆仆實屬辛苦。只要我們呵護孩子上學的路上,用心想想曾經(jīng)也呵護我們上學的父母,在陪護好孩子的同時,多抽時間陪陪父母,盡孝其實也就顯得不再那么的艱難。只要有心,盡孝其實很簡單,只是太多的時候,簡單的盡孝被我們以各種借口遺忘了而已。
陪伴是最好的愛,也是幸福最美的詮釋。只要我們在陪伴好孩子的同時多抽時間陪陪父母,就能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譜寫出一幅唯美的畫卷!
![](/skin/list_news/images/icon.png)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