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嗨馬舞,是流傳于黔西南州普安縣地瓜、三板橋鎮(zhèn)一帶彝族村寨的一種民間傳統(tǒng)祭祀舞蹈。這一舞蹈歷史悠久,原始古樸,屬舞蹈起源說中的仿生舞蹈。
相傳,彝族嗨馬舞起源于東漢末年,由彝族首領孟獲所創(chuàng),流傳至今有近2000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謝、柳、車、毛等姓氏彝族從云南遷到普安,嗨馬舞也就隨之傳到了普安。由于祖先崇拜,彝族同胞將他們世代相傳的民族文化傳承了下來。嗨馬舞,作為彝族喪葬習俗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也就得以完整的傳承了下來。
嗨馬舞一般由6人表演,1人扮馬郎,2人扮烈馬,3人伴奏。表演時,根據(jù)場次內(nèi)容的不同,表演者的動作、步法、情緒變化多端,時而舒緩,時而激烈。在傳統(tǒng)的喪葬習俗中,嗨馬舞要圍繞棺材跳四圈,講述四個內(nèi)容。首先,馬郎悠閑地唱著趕馬歌帶領馬幫入場。
第一圈“馬幫跋涉”,表現(xiàn)了馬幫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意思是告訴親朋好友,馬幫來了,已請回亡靈入棺。
第二圈“調(diào)遣馬幫”,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調(diào)整隊伍一樣,馬幫整齊的前進。表演時馬郎帶領烈馬不時朝靈堂叩拜,以表對亡靈的尊敬和哀思。
第三圈“烈馬爭斗”,這一場烈馬表現(xiàn)出桀驁不馴的樣子與人相互爭斗,場面熱烈奔放,表達亡靈年輕結婚時那熱鬧的場面又回來了,以此告慰亡靈不要憂傷,高興地去吧!
第四圈“降服烈馬”,通過激烈的爭斗之后,馬郎終于戰(zhàn)勝了烈馬。其實是借此講述亡靈在去天堂的路上困難重重,十磨九難,最終到達目的地的經(jīng)過。這時舞蹈者動作、情緒逐漸平靜了下來,馬郎唱著《趕馬歌》又得出發(fā)了。
嗨馬舞在歷史上只應用于喪葬祭祀習俗。新中國成立后,彝族同胞為表達人民當家作主的喜悅之情,嗨馬舞逐漸大眾化,應用于紅白喜事、節(jié)日慶典等場合。同時,還形成了在正月初三到十五自發(fā)組織表演祝福新年習俗。上世紀80年代,嗨馬舞被挖掘走上舞臺,多次參加省、州、縣組織的各種文藝演出,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2007年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普安縣海選賽獲一等獎,并推薦參加黔西南州選拔賽。
嗨馬舞是彝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優(yōu)秀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嗨馬舞再現(xiàn)2000年前彝族同胞祭祀亡靈的情景,反映了彝族同胞在歷史上顛沛流離的生活情況,對宗教信仰、人生觀、世界觀、審美觀等態(tài)度,同時折射出彝族同胞樂觀向上、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從這一點上看,嗨馬舞極具很強的民族個性特點,是舞蹈創(chuàng)作難得的源泉。對于民俗學、民族學、藝術學、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開發(fā)利用價值。
在倡導保護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今天,保護傳承嗨馬舞,對于弘揚彝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構建和諧文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