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通報3起扶貧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典型問題
為深入推進扶貧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整治落實脫貧攻堅政策中變形走樣,扶貧干部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等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成效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反面典型問題的警示教育作用,現(xiàn)將3起脫貧攻堅扶貧民生領域查處的典型問題通報如下:
1.安龍縣篤山鎮(zhèn)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員鄭陶失職問題。2016年9月至今,鄭陶負責篤山鎮(zhèn)龍井村半坡組、新水井組、楊柳組脫貧攻堅工作,并幫扶2014年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盧某周、盧某全等11戶35人。根據(jù)工作安排,要求鄭陶于2017年11月前將盧某周、盧某全等11戶因戶施策名單上報篤山鎮(zhèn)脫貧攻堅指揮部,但鄭陶未按要求及時上報,造成盧某周、盧某全等11戶35人因戶施策項目補助資金共計3.5萬元至今未能發(fā)放到位,導致群眾不滿,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2018年8月,篤山鎮(zhèn)黨委給予鄭陶黨內(nèi)警告處分。
2.安龍縣招堤街道衛(wèi)生院興隆分院醫(yī)師王靈瑤失職問題。2018年5月,招堤街道脫貧攻堅指揮部要求再次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查缺補漏。王靈瑤作為招堤街道當朝居委會下納馬組貧困戶王某超戶的包保責任人,在掌握王某超戶只有王某超本人和母親韋某美在系統(tǒng),另外實際共同生活的韋某琴、王某林和王某梭3人沒有在國辦系統(tǒng)中的信息后,電話向下納馬組前沿工作組組長胡某報告并經(jīng)過商議,決定將王某超戶共同生活的韋某琴、王某林和王某梭3人作漏識別人口錄入國辦系統(tǒng)。王靈瑤在記錄名字時,將王某林錯記為王某明,王某梭錯記為王某索并錄入了國辦系統(tǒng),導致2人戶籍名字與國辦系統(tǒng)中名字不相符,該問題于2018年8月省檢查組對安龍縣“五個專項治理”檢查中被查出,導致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受到了不良影響。2018年9月,招堤街道辦事處給予王靈瑤警告處分。
3.安龍縣招堤街道板磨居委會支部書記陳華高失職問題。2016年9月,招堤街道板磨居委會張灣組韋某全(張灣組組長),代其在外務工的兒子韋某波(貧困戶)申報了2016年因戶施策養(yǎng)牛2頭項目。2016年12月,韋某全在得知要進行項目抽驗后,到同村的田某恒戶借其喂養(yǎng)的兩頭牛進行迎檢。陳華高在開展驗收工作中,未認真履職,在未對韋某波戶養(yǎng)殖情況進行認真核實的情況下,使韋某波戶用借用的牛來應付并通過驗收,導致因戶施策項目補助資金被虛報套取0.5萬元。2018年10月,招堤街道黨工委給予陳華高黨內(nèi)警告處分。
群眾利益無小事。全縣各級各部門及其廣大干部職工要從上述通報的典型問題中吸取深刻教訓,引以為戒,增強為民服務意識,認真抓好每一項具體工作,努力辦好涉及群眾的每一件小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推進工作落實。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加大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脫貧攻堅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等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成效的問題,以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
(安龍縣紀委監(jiān)委)